陳堯咨
真宗咸平三年(1000)狀元是閬州閬中(今屬四川)人陳堯咨。
陳堯咨,字嘉謨。父陳省華娶妻馮氏,生三子: 堯叟、堯佐、堯咨。陳堯叟是太宗端拱二年(989)狀元,陳堯佐是此年進士。在兄長登科11年后,陳堯咨又大魁天下,時人以為榮。他中狀元時,父兄并在京任職。
奪魁后,陳堯咨被授予將作監丞的官銜,以此官銜通判濟州(州治巨野,今屬山東),即濟州副長官。召為秘書省著作郎、直史館、判三司度支勾院。著作郎僅是官銜; 直史館,即入史館修史; 三司(鹽鐵、度支、戶部)都有勾院,掌管出納賬目。不久,三司勾院合而為一,由陳堯咨總領。擢為右正言,帶此銜知制誥,負責起草制、誥、詔、令。奉詔擔任殿試考官,因接受三司使劉師道請托,從中提攜他的弟弟劉幾道,坐貶單州(州治單父,今山東單縣)團練副使。不久,授著作郎、光州(州治定城,今河南潢川)知州。尋復官右正言、知制誥,出知荊南(府治江陵,今屬湖北)。改任起居舍人,判吏部流內銓,掌文官從初仕至幕職州縣官的銓選、差遣等事。他破例起用寒門素士,受到真宗嘉獎,升任右諫議大夫、集賢院學士,旋即以龍圖閣直學士、工部郎中身份出知永興軍(軍治長安、萬年,今陜西西安)。長安地多鹽堿,無甘泉。陳堯咨到任后,引龍首渠入城,民人稱頌。
在陳氏三兄弟中,老大陳堯叟果敢多智,老二陳堯佐文雅多才,而老三陳堯咨剛戾傲物。母親馮氏向以教子嚴厲著稱。陳家富有,馮氏訓誡兒子儉約。但陳堯咨根本不聽她那一套,奢靡無度。他自恃狀元出身,門第顯赫,目空一切,放縱恣肆,不循法度。在永興軍任上,修建府第,出入列兵自衛,用刑慘急,常常致死人命。永興軍路轉運使樂黃目因不堪欺凌而上疏辭官。
樂黃目的辭呈遞上去后,真宗把陳堯咨調任河南(府治洛陽,今河南洛陽)知府。到任不久,有人上疏彈劾他在永興軍的種種不法行為。他的兄長方受信用,真宗從輕發落,將他削職徙鄭州(州治管城,今河南鄭州)。
陳堯咨覺得受了委屈,悒悒不樂。
一天,兄陳堯叟進見,真宗問起陳堯咨,陳堯叟道: “堯咨怎知皇上保佑才能至此,還以為是受讒言遭貶呢!”于是,真宗降旨,歷數陳堯咨的種種不法行為,嚴加切責。陳堯咨害怕了,惶恐稱謝。
不久,召還,判登聞檢院。凡吏民上書,都先向登聞鼓院投呈,如被拒絕,再投登聞檢院。檢院收到上書后,如事關重大,即日上達皇帝,否則,五日一通進。他的龍圖閣直學士一職恢復。旋因失職被降為工部員外郎。
兄陳堯叟病死,陳堯佐因失職遭貶。老母馮氏不久病故。陳堯咨與陳堯佐回家服喪。喪滿,起用為工部郎中、龍圖閣直學士、會靈觀副使。出使陜西,安撫緣邊諸州縣。事畢還京,升為右諫議大夫、知泰州(州治成紀,今甘肅天水),徙知同州(州治馮翊,今陜西大荔)。進官工部侍郎,代理開封府(府治開封、祥符,今河南開封)知府,入為翰林學士,起草制、誥、詔令。
這時,已是仁宗趙禎坐天下了。陳堯咨是真宗朝狀元,盡管他剛入翰林學士院,但仁宗為了優遇他,特詔他的位次在先他入院的蔡齊之上。蔡齊也是狀元出身,晚陳堯咨15年。
不久,出知天雄軍(軍治大名,今屬河北),朝位在丞郎之下。陳堯咨不滿,辭不就任。皇太后特以雙日召見,敦諭他從命。陳堯咨不得已,就任。到任后,葺繕廢壞已久的兵器,但馭下暴橫,列士卒持大木棍侍前,吏民說話不中意,立加杖打。后以安國軍節度使觀察留后知鄆州(州治須城,今山東東平),拜武信軍節度使,知孟州(州治河陽,今河南孟縣南),徙知澶州(州治濮陽,今屬河南),復徙天雄軍。
再次到天雄軍不久,罹病而死。仁宗詔贈太尉,謚曰“康肅”。
在陳氏三兄弟中,陳堯佐最有文才,詩詞極佳,在文壇上占有一席之地。陳堯咨也能賦詩弄文,如他出知水興軍時,父親有別墅在長安,名曰“三桂亭”——陳氏三兄弟俱登科,陳堯咨賦《題三桂亭》一詩,詩曰:
不夸六印滿腰懸,二頃仍尋負郭田。
當日弟兄皆制羽,如今鴻雁盡摩天。
扶疏已問新栽柳,清淺猶尋舊漱泉。
大尹今來還又去,夕陽旌旆復翩翩。
詩中流露出自負高傲之氣。在陳氏三兄弟中,他最缺文采。他超越二兄之上的,是射技。他的射術極高,以錢為的,一發命中錢孔。時稱他的射術當世無雙,他也頗為自負。一天,他在家院射箭,有個賣油翁負擔而立,睨視著他,久久不離去。見他十箭命中八九,微微地點頭,曰僅此而已。陳堯咨不滿,道: “你也懂射術?”賣油翁說: “沒什么了不起的,手熟罷了。”陳堯咨怒吼道: “你怎敢小視我的射術?”賣油翁說:“你看我酌油,就知道了。”拿一只葫蘆放在地上,用一個圓形方孔錢蓋在葫蘆口上,慢慢地用杓子盛油傾瀝而下,從錢孔穿入而錢不沾。他表演完后說: “我也沒什么,也只是手熟罷了。”
上一篇:陳堯叟
下一篇:陳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