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逢辰
嚴州淳安(今屬浙江)有戶方家,遠祖方在吳地做官,王莽代漢,中原政局動蕩,方遂留居南方。他們是千百萬“客家人”中的一家。傳至方镕這一代,方家已定居淳安千余年了。方镕有三子,長子方夢魁,字君錫(一作“圣錫”),少力學,苦讀不輟,讀書時常通宵達旦,諸子百家之書,無所不窺,尤崇尚程朱理學。他擅長詩文,寫的文章多被奉為范文,家傳人誦。宋理宗在臨安(今浙江杭州)稱孤道寡的第25年,即淳祐十年(1250),方夢魁考中嚴州的取解試。翌年,參加庚戌科省試,名列前茅。殿試時,一舉奪魁,成為南宋第41位狀元。金殿傳臚日,當朝天子理宗皇帝給他改名“逢辰”。
就在這年,鄭清之的權勢達到了頂峰。
鄭清之是鄞縣(今浙江寧波)人,嘉定十年(1224)參與廢皇子趙竑,擁立理宗。史彌遠死后,他出任左丞相,秉政專權。方逢辰大魁這年,他晉封齊國公。鄭清之年老,放浪湖山,無意朝政,政事大多由侄孫鄭平原代理,他的妻子兒女乘機納賄。適逢不是打雷的時候天中響雷,剛中狀元的方逢辰借災變上疏,指斥執政大臣敗壞朝政。理宗雖夸贊他的忠心,卻不能按他的建議去整飭朝政。
不久,方逢辰被任命為承事郎、簽書平江軍節度判官廳公事。寶祐元年(1253),理宗召他入京,任命為秘書省正字,掌校正典籍訛誤。寶祐二年春,進官校書郎,掌校讎典籍。當朝皇帝理宗即位已29年,年近花甲,醉生夢死。一些奸佞小人察顏觀色,投其所好,漸漸開始竊權。方逢辰上疏,指斥朝政日非。寶祐三年夏,他又長篇大論地上疏指責時政,言辭激切、尖銳,入木三分。理宗皇帝龍顏不悅。方逢辰見狀,稱病辭職。寶祐四年,詔除著作佐郎。那些遭方逢辰指斥的奸佞奏劾方逢辰,方逢辰還未上任,就被罷官了。不久,詔除寧國府(府治宣城,今屬安徽)知府,又被劾罷。開慶元年(1259),奸相丁大全被逐。嘉定十年(1217),狀元吳潛出任宰相,征方逢辰為著作郎,掌修纂日歷。翌年,代理尚書左選郎中,銓注文臣自大理正以下非中書省敕授者。丁大全雖被逐,但余黨尚存,一些大臣上疏,乞請誅滅,理宗未允,方逢辰上疏力諫。不久,奸臣賈似道入相,罷黜了剛直不阿的方逢辰。景定二年(1261),詔除婺州(州治金華,今屬浙江)知州,還沒上任,便橫遭賈似道黨羽的彈劾,被罷免。再除嘉興(府治嘉興,今屬浙江)知府,又被劾罷。改知瑞州(州治高安,今屑江西)知州,不久,又遭劾被罷免。
景定五年十月,理宗駕崩,太子趙即位,是為度宗。
度宗即位的第二年,即咸淳元年(1265),起用方逢辰為司封郎官。方逢辰辭謝,度宗不允。度宗為太子時就知道方逢辰的品學,方逢辰入宮謝恩,度宗見了他十分高興,命他兼國史院編修、實錄院檢討、直舍人院。尋除秘書省副長官——少監。不久,又任命為起居舍人,負責筆錄皇上言行。咸淳三年,出為秘閣修撰、江東路提刑。咸淳四年,任江西轉運副使,佐轉運使掌江西路財賦。咸淳五年,任命為代理兵部侍郎。咸淳七年,改為吏部侍郎。母死,回籍服喪。喪滿,度宗任命他代理戶部尚書,方逢辰辭不就; 改為禮部尚書,仍辭不就。這年夏,老父病死,方逢辰負土造墳,在家服喪。
方逢辰從此退出官場,在家收徒講學,學者尊稱“蛟峰先生”。
景炎元年(1276),南宋滅亡。方逢辰經歷亡國之痛。15年后,即至元二十八年(1291),方逢辰病死,享年71歲。
方逢辰為人剛直,疾惡如仇,不避權貴,因此仕途極為坎坷。賈似道相國16年,而方逢辰不仕10余年。他擅長詩文,醉心理學,在儒學經典研究上,造詣尤深,著有《孝經解》、《易外傳》、《尚書釋傳》、《學庸注釋》、《蚊峰文集》等。
上一篇:方山京
下一篇:曹鴻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