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增祥
陸增祥,字星農,太倉(今屬江蘇)人,少力學,讀書不輟。當時,在學術界占主流的思想和流派是考據學。少年時的陸增祥追逐時代潮流,研習考據學,特別是古文字學,年紀不大,便通“六書”(漢字的6種造字方法),在江南一帶小有名氣。
像其他文人一樣,他也熱衷于科舉,以此為進身之階。
咸豐皇帝君臨天下的第一年,即道光三十年(1850)四月二十一日,陸增祥在庚戌科殿試中一舉奪魁,成為清朝開國以來第90位狀元。
此科進士共293人,后來出了若干名人,如第二甲第19名俞樾,后來成為經學宗師。陸增祥是他們當中最有成就的人之一。
中狀元后,陸增祥按慣例入翰林院為修撰,掌修國史,踏上了風云變幻的政治舞臺,開始了仕宦生涯。
老母在他大魁天下不久去世,陸增祥離職回家服喪。
第三年,即咸豐三年(1853)二月十日,洪秀全的太平軍進占南京,改名“天京”,作為都城,正式建立“太平天國”。
長江南岸出現了一個與清廷敵對的政權,咸豐皇帝寢食難安。他督責臣子進剿,在家服喪的陸增祥也奉詔督辦團練。陸增祥很賣力,與太倉州知州蔡映斗率兵擊敗在青浦(今屬上海)響應太平軍起義的周立春等人,收復了嘉定(今屬上海)。咸豐皇帝聞訊,賞他贊善(東宮春坊屬官)一職。陸增祥入京就職。
咸豐六年,充任丙辰科會試同考官。
咸豐十年,出為慶遠府(府治宜山,今屬廣西)知府。湖南巡撫奏請任用他辦理軍需,詔準。同治二年(1863),陸增祥出任湖南辰沅永靖道道員。辰沅永靖道毗鄰四川、貴州,地處三省交界地帶,且各民族雜居,號為難治。陸增祥到任,緝捕奸賊,安撫民人,政績卓著。
陸增祥在辰沅永靖道做了4年道員,因病辭歸田園。
他的仕宦生涯就這樣匆匆結束了。
陸增祥退出官場,潛心治學。他熱衷古文字學,特別是金石文字,多方搜集,積錄了大量的金石文字,繼王國維《金石萃編》之后,編輯《金石補正》100余卷,凡3500余通。他又把收集的漢、魏、晉、宋、齊、梁各朝的古磚雕琢成硯臺,拓墨本跋之,題曰《三百磚錄》。他還著有《筠清館金石記目》6卷、《篆墨述詁》24卷、《楚辭疑異釋證》8卷、《紅鱗魚室詩存》2卷。
在生命的最后幾年,陸增祥竭盡全力撰著《古今字表》,書還沒完成,他便病逝了,享年67年。
陸增祥無愧為一代學問巨匠,他在古文字學上的貢獻,流芳千古。
上一篇:阮登炳
下一篇:陸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