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教
彭教,字敷五,號東瀧,江西吉水人。父彭汝弼,永樂十八年(1420)舉人,為人簡重方嚴,不輕茍于言行,一生為低級教官,先后任廣東陽春、江蘇句容、安徽祁門訓導,終睢寧教諭。彭教生于正統三年(1438), 時其父適在祁門任上,縣令顏某與其父過從甚密。傳說彭教出生那天,顏公做了個怪夢,見有一輪紅日光照天下,忽冉冉下墜,落于縣學之內。醒而亟告其妻,妻說: “一定是彭夫人分娩了。”當日顏縣令乘輿經過彭家,果如妻言,知此子日后必有作為。彭教幼時即秉異賦。據說其為幼兒尚不能言語的時候,其父親、哥哥戲指堂中扁額上數字說給他聽,至明日試問此數字,他即手指扁額以答。四五歲時,父親教他寫字,筆畫絲毫不爽; 教他作詩,咿呀口占,亦往往押韻成誦。年稍長,即博讀群書,好臧否古今人物,是是非非,都有獨到的見解。他為人傲爽不群,事無巨細,動輒以古人自比。天順三年(1459)江西鄉試成解元。天順七年(1463)二月, 會試禮闈,試場突遭火災,燒死舉子90余人,彭教幸得免禍。改于八月會試,彭教得第二名; 次年三月殿試,欽點為狀元。是年彭教27歲,授翰林修撰承務郎,與修《英宗實錄》,以編校精勤,得到褒獎。成化三年(1467)進職儒林郎,其父、母、妻皆受賜封。“實錄”成, 升侍講。成化四年(1468)父去世,八年(1472)母去世,彭教先后丁憂回籍。彭教事父母孝,雙親去世時哀慟逾常,以致非杖不能起立。據說其父停柩待殯時,鄰居突遭火災,大火延及遠近200余家,獨停柩之室無恙,時人皆謂此是彭教孝誠所致。成化八年(1472)同考壬辰科會試,成化十三年(1477)主考順天鄉試,拔取了不少有用之材。成化十五年(1479)始為經筵講官, 次年因病而亡, 年僅42歲。彭教自年少時即才氣橫溢,其文章往往奇氣勃發,不可方物,鍛章煉句,典則森嚴,時人多不及。才高必自傲,群僚同事中極少有他能看得起的人,對于素所鄙夷的人,輕蔑之情常溢于言表。據說有一次,館中諸翰林聚處一齋中,閉戶作詩,剛好彭教有一童仆自窗外窺見,見眾人臉色皆發青,彭教聞知,以“青”字起韻,作詩嘲之,引起眾人不快,幾致反目,幸有李東陽從中調解,方得平息。后有人就此事賦詩云:
擬向麻池爭白戰,瘦來雞骨豈勝拳?
聞者皆笑。因其性情如此孤傲,同輩多不喜歡他,仕途上亦郁郁不得志。其詩作或隱存譏諷,或舒其郁抑之氣,如《月印龍潭》詩云:
一月在天心,影落寒潭底。
閑撫曲欄桿,問龍何日起?
狀元張昇離京歸省,彭教以詩餞行,中有“何用有才如董賈,不愁無命到公卿”之句,乃恭維張狀元之詞。時人有謂每句去其前二字,正好是對彭教本人的寫照,可做他的挽詞。后果如其言。作品有《東瀧遺稿》4卷。
上一篇:彭定求
下一篇:彭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