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準
趙匡胤建立大宋王朝的當年,便開科取士,網羅人才。考試共分兩級: 各州府的取解式, 禮部的省試。開寶六年(973),情況有了變化。
這年的省試,考官為翰林學士李昉。李昉,字明遠,饒陽(今屬河北)人,后漢乾祐進士。開寶六年,他以翰林學士的身份知貢舉,錄取進士及其他科38人,進士科的第一名為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人宋徹。太祖召對,進士武濟川、《三傳》劉睿育學識淺陋,回答太祖的提問語無倫次,太祖將他們黜落。
武濟川是李昉的同鄉,像他這般庸才竟能考中進士,太祖不由地懷疑李昉循私舞弊。
這時,落第的徐士廉擊登聞鼓,狀告李昉徇私去舍,請求太祖親試。太祖詔準從已經錄取的和考試終場而未被錄取的考生中選取195人,在講武殿考試,太祖親臨,考試題目是《未明求衣賦》、《懸爵待士詩》。結果,錄取進士26人,《五經》4人,《開元禮》7人,《三禮》38人,《三傳》26人,《三史》3人,學究18人,明法5人。而原李昉錄取的38人中有10人落選。
太祖斷定李昉徇私舞弊,把他貶為太常少卿。
從此以后,省試之后再加殿試,成為制度,歷元、明、清而未改。
李昉錄取的進士科第一名宋準,在太祖主持的殿試中,表現出色。太祖召試宋準,見宋準相貌堂堂,答卷迅捷,文筆優美,大加贊賞,遂復欽定為第一名。
宋準成為宋開國以來第14位狀元。
他也是殿試產生的第一位狀元。
宋準,字子平,祖父宋彥升,官至庫部員外郎。父親宋鵬,官至秘書郎。宋家乃書香門第,宋準從小好學上進,詩文極佳。在李昉主持的省試和太祖主持的殿試中,宋準都為進士科第一名,表明他是有真才實學的。
宋準被太祖欽定為狀元后,出任秘書省校書郎,負責校讎典籍,并入值史館。開寶八年,奉命修定諸道圖經,旋即奉使契丹人建立的遼國,復命稱旨。翌年,出知南平軍(軍治當涂,今屬安徽)。
就在宋準出知南平軍這年的十月,宋太祖駕崩于萬歲殿。他的弟弟趙光義承嗣大位,是為太宗。
太平興國二年(977),南平軍升為太平州,宋準出任知州。他的官銜升為著作郎,通判梓州(州治郪縣,今四川三臺),即梓州副長官。他的官銜轉為左拾遺,應召回京,編纂文獻。太平興國八年,擔任省試考官,出為河北路轉運使,職司河北路財賦。雍熙元年(984),以左拾遺的身份知制誥,成為皇上近臣,他的官銜升為主客員外郎。不久出判大理寺,負責詳斷各地奏報的案件。
雍熙四年,宋準罹病,官銜升為金部郎中,罷知制誥一職。第3年,即端拱二年(989),宋準病逝,年僅52歲,太宗賜錢百萬助喪。
宋準風度翩翩,能言善辯,詩文秀麗; 他為官盡職,所到皆有治績; 他剛直不阿,敢說敢作。太平興國七年,趙普誣陷宰相盧多遜與秦王趙廷美勾結,圖謀不軌。盧多遜被剝奪官職,流放崖州(州治朱崖,今海南崖縣西北)。陽武(今河南原陽)人李穆與盧多遜為同榜進士,時為中書舍人,也受到牽連,被罷黜官位。對此,無人敢言。宋準一次上疏奏事,順便提及李穆,盛言他為忠厚長者,有操守,對盧多遜專權極為不滿,斷非盧多遜同黨。太宗感悟,不久,詔復李穆官位。當時,人們都稱頌宋準此舉。
為褒揚宋準一生的功德,天禧三年(1019),真宗錄用宋準的兒子宋大年為秘書省校書郎。
上一篇:宋本
下一篇:彭啟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