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則
王世則,長沙(今湖南)人,太平興國八年(983)狀元。當年六月,以他為首的甲科進士18人被授為大理評事、知令錄事等職,不久又分派到各州擔任通判。也正在此時,宋太宗喜氣洋洋地看著親自錄取的進士們,發表了有名的關于優待士大夫的言論: “朕親自遴選士子,快到了廢寢忘食的程度,每每召見臨問,以觀其材,選拔出來加以重用,目的就在于實現民間無遺賢,而朝廷多君子。朕每逢見到他們當中有舉止端雅、品行才學為眾人所推者,都禁不住替他們的父母感到高興。到了授予他們官職的時候,也必定要選擇良辰吉日,為的是讓他們善始善終。朕待士大夫真可謂無微不至了。”
宋太宗的優待政策其實并沒有使王世則這位一度聲名赫赫的狀元在政治上取得多大的造詣,如果不是他參加了一次比較重要的外交活動,并且把親眼目睹比較詳細地記錄下來,保存至今,我們從他身上也許找不到什么閃光點了。王世則值得一書的事跡,便是他出使交趾的見聞。
交趾即今越南北部,宋太祖時曾敕封其首領為交趾郡王,雙方建立起較為友好的宗主和屬國關系。宋太宗即位后,交趾大將黎桓策動兵變,囚禁國王丁璿,把持朝政。宋太宗發兵征討,被黎桓擊敗。黎桓畢竟不敢過分得罪強大的宋朝,幾次遣使修貢,請求冊封。宋太宗同樣不愿與毗鄰的藩屬持續交惡,相繼派官出使。淳化元年(990)正月,官任右正言直史館的王世則作為宋朝使節與左正言宋鎬等人一起踏上南行旅途。
經過幾個月的跋涉,當年秋末,王世則等人抵達交趾邊境。黎桓派遣其牙內都指揮使丁承正率士卒300人、船9艘前來迎接,又在海中顛簸了半個月,才登上陸地。凡途中住宿之處都有新建的茅舍3間,權做驛館。走到距交州(今河內)15里的地方,又有茅亭5間,名喚“茅經驛”。
黎桓為了向宋朝使者夸耀本國武力,做了一番部署。先是在海邊河汊集中大批戰艦漁船,讓一些老百姓混在士卒隊伍中,穿著雜亂無章的服裝,擊鼓喊叫。在離交州100余里的路上,突然放出一大群牲畜,謊稱官牛。王世則等粗略估算不滿千只,對方卻聲稱10萬之多。交州附近的山上,更是插滿白旗,裝出駐屯重兵的模樣。
黎桓在眾人簇擁下出城迎接, 只見他騎在馬上, “咯噔”“咯噔”跑了幾步,勒住馬韁,側著身向王世則等寒暄幾句皇帝起居安否之類的客套話,歡迎儀式就算結束了。然后,賓主按轡偕行,騎馬回城,一邊走,一邊時不時地贈給王世則等人幾枚檳榔,在馬上咀嚼——據說這是此地最為隆重的迎賓禮節。
黎桓舉止粗魯,并且瞎了一只眼睛,又自稱近年與蠻寇交戰,墜落馬下,摔傷了一條腿,所以,接受宋太宗的詔令時不肯下拜。王世則等休息一夜之后,黎桓便設宴款待,還請他們在海邊河汊游覽。黎桓赤著雙足,手持漁竿下水釣魚,每釣起一條,隨從便歡呼雀躍。凡是舉行宴會的時候,座中賓主都得解去腰帶,戴上帽子。黎桓喜歡穿著花纈和紅色的衣衫,戴的帽子全部用珍珠裝飾。有時他還親自唱歌勸酒,咿里哇啦,也不知唱了些什么。有一次,黎桓派數十人用大竹竿抬了一條數丈長的大蛇,送到王世則下榻的使館里,說: “你們如果想吃,就把它烹制成菜肴獻上。”還送了兩只老虎供使者觀賞。這些可怕的禮物都被王世則婉言謝絕。
交州城中沒有一戶居民,只有數十片茅竹屋,屬于軍營。士兵有3000余人,額頭上都刺有“天子軍”3個字。每天只供應稻穗作為軍糧,士兵自己舂米為食。兵器有弓弩、木牌、棱槍、竹槍等,大多粗糙不堪使用。城中官府衙門狹隘簡陋。
有一座木塔,盡管又小又破,黎桓還是當成名勝寶貝,特地請王世則等人爬上去游覽一番。當地氣候溫暖,十一月份尚可只穿夾衣,中午還要揮揮扇子。
黎桓輕狷殘忍,親信小人,不管走到哪里,都有七八個心腹宦官侍立身邊。黎桓還好狎飲酗酒,以猜拳行令為樂。凡是官員中討他歡心的,他都提拔到親近左右,稍有小過,輕則鞭打一二百,重則處死。就連一些心腹親信,稍不如意,也要責打50大板,罰去守門,等到消了氣,才讓他們官復原職。
淳化二年(991)六月,王世則等人返回汴京,把出使所見寫成詳細文字,奏報宋太宗。這道奏折保存在《續資治通鑒長編》及《宋史·外國傳》等書中,成了后人研究中越關系史和越南古代社會的珍貴資料。
上一篇:王一夔
下一篇:王世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