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昌頤
朱昌頤,字吉求,號朵山,海鹽(今屬浙江)人。朱昌頤自幼好學,嗜書如命。嘉慶皇帝君臨天下的第18年(1813),朱昌頤被選拔入國子監肄業,當時叫“拔貢”,都是從秀才中擇選的文行兼優的人,每12年一次,每府學2名,州、縣學各1名。朱昌頤拔貢的第八年七月二十五日,嘉慶皇帝在承德避暑山莊駕崩,他的第二個兒子愛新覺羅·旻寧承嗣大位,年號“道光”。道光五年(1825)八月,朱昌頤考中順天鄉試,成為一名舉人。翌年二月,考中會試。四月二十一日殿試,朱昌頤一舉奪魁,成為清朝開國以來第78位狀元。
此科進士共265人,后來出了一批名人。
中狀元后,朱昌頤入翰林院為修撰,掌修國史。
朱昌頤擅長書法,楷書極佳,頗為道光皇帝贊賞。金殿傳臚的第二天,道光皇帝便召見他,命他書寫一把折扇。朱昌頤寫得極好,道光皇帝大為高興,賜他文綺。
步入仕途不久,他便因一份奏折不實而被降級。尋起戶部主事,進官戶部員外郎。值創辦南糧海運事宜,朱昌頤詳議規條,被采納,施行后眾人稱道。道光二十四年二月,出任甲辰科會試同考官。二十六年,升任山西道監察御史。不久,擢為吏科給事中。在任給事中時,他上疏條陳漕運積弊,奏請由江浙招商海運,詔準。一次,他與同僚論事,發生爭執,被指控有違法行為,遭到議處。不久,道光皇帝駕崩,他的兒子愛新覺羅·奕承嗣大位,年號“咸豐”。朱昌頤被起用為戶部主事。幾次挫折,使他厭倦了仕宦生涯,遂托病辭職,退隱田園。
咸豐三年(1853),太平軍進軍浙江,朱昌頤奉命督辦團練,很是賣力。事后,朝廷論功行賞,恢復了他吏科給事中的官銜。
海鹽南部三澗寨一帶的海塘毀壞已久,朱昌頤捐錢,并奔走呼吁,勸紳民出錢出力,重新修筑。
可見,朱昌頤雖已退隱,但對國事民政還是極為關心的。
朱昌頤博學多識,引退后,在敷文書院講學8年。他的學識大令眾人折服,被學者奉為楷模。他著有《鶴天鯨海詩文稿》一書。
72歲那年,朱昌頤病逝于家。
上一篇:朱希周
下一篇:楊云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