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后宿南陵廢寺寄沈明府
杜荀鶴①
只共寒燈坐到明,塞鴻沖雪一聲聲。
亂時為客無人識,廢寺吟詩有鬼驚。且把酒杯添志氣,已將身事托公卿。男兒仗劍酬恩在,未肯徒然過一生。⊙【注釋】
①杜荀鶴(846—904),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臺)人。大順年間進士。曾為宣州節度使從事。唐亡,任五代梁太祖的翰林學士,僅五日而死。詩作語言通俗淺近,自成一體。有《唐風集》。《全唐詩》存詩四卷。
⊙【詩本事】
杜荀鶴,據說為杜牧的私生子,少有大志,但直到四十六歲才中進士。這首詩寫于動亂當中。沈明府:不詳。
⊙【賞評】
這首詩反映了在動亂不堪時期詩人的一段經歷,表達了男兒仗劍立功的豪邁情懷。
首聯先呈現出一幅悲凄、冷寂的畫面:室內,孤身一人,獨坐到天明;室外,大雪紛飛,孤雁悲鳴。這是自然環境描寫。頷聯寫的是社會背景:社會動亂,自己異鄉為客,沒人認識(更不可能賞識)自己,只好徒然在那被廢棄的寺中吟詩,也只有孤魂野鬼被驚動。這前兩聯是觸物生情,悲傷至極。但接下來的兩聯筆鋒陡然一轉,精神頓作——頸聯寫自己已經決心追求崇高的理想,并用“已將身事托公卿”委婉地請求對方舉薦或延用;尾聯表達自己一定會仗劍報恩、作出一番業績,絕不徒然過一生。尾聯也是對對方的一種表態——我不會辜負你的信任與期望,一定能做出一番事業,報答你的恩德。
杜荀鶴喜歡用淺近通俗的語言、白描的手法寫詩,本詩可謂其中之代表。
⊙【詩評選輯】
①南宋·魏慶之《詩人玉屑》引《幕府燕閑錄》:杜荀鶴詩鄙俚近俗,惟宮詞為唐第一。
②元·辛文房《唐才子傳》:荀鶴苦吟,平生所志不遂,晚始成名,況丁亂世,殊多幽婉思慮之語。
上一篇:張 喬《書邊事》壯志凌云詩賞析
下一篇:駱賓王《于易水送人一絕》壯志凌云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