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璋·晚春》中外哲理詩賞析
草深煙景重, 林茂夕陽微。
不雨花猶落, 無風絮自飛。
此詩詠晚春之景。據《西湖游覽志》載,宋高宗嘗親書此詩。全詩四句,首二句寫晚春之景,后二句即景抒情。“草深”、“林茂”,緊扣題面“晚春”二字,抓住晚春景色的特征用筆。“煙景重”、“夕陽微”則是“草深”、“林茂”之果。百“花”與柳“絮”原是春天的象征,如果“花落”、 “絮飛”,則意味春天的逝去。可是,即使“不雨”、“無風”,即使沒有風雨的敲打,花仍然要落,絮依然要飛。它們的敗落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一般說來,晚春將落的百花、柳絮,常常在一場場風雨中飄零墜落,所謂“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正是如此。此詩卻偏偏從對面濡筆,不寫惜春愛花之情,卻講花落、絮飛之必然。宋人黃靜齋也寫過同樣含義的《桃花》詩,其詩云:“雨后桃花作片飛,風前柳絮點人衣。春歸不用怨風雨,無雨無風春亦歸。”此詩點明“桃花”“柳絮”,說明“桃花”“柳絮”在風雨中飄落,結句仍為“無雨無風春亦歸”。二詩主旨相同,都講規律的不可更改,都講生命的節律,都講必然性絕不因偶然而改變。
上一篇:《楊萬里·曉行望云山》中外哲理詩賞析
下一篇:《楊萬里·晚春即事二絕(之一)》中外哲理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