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平》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漢書》卷七十二《王貢兩龔鮑傳》:“其后谷口有鄭子真,蜀有嚴君平,皆修身自保,非其服弗服,非其食弗食。……君平卜筮于成都市,以為‘卜筮者賤業,而可以惠眾人。有邪惡非正之問,則依蓍龜為言利害。與人子言依于孝,與人弟言依于順,與人臣言依于忠,各因勢導之以善,從吾言者,已過半矣。’裁日閱數人,得百錢足自養,則閉肆下簾而授《老子》。博覽亡不通,依老子、莊周之指著書十余萬言。揚雄少時從游學,以而仕京師顯名,數為朝廷在位賢者稱君平德。……君平年九十余,遂以其業終,蜀人愛敬,至今稱焉。”顏師古注曰:“《地理志》謂君平為嚴遵。《三輔決錄》云子真名樸,君平名尊,則君平、子真皆其字也。”又,參見“張騫泛槎”條。
【釋義】嚴君平為漢代隱士,賣卜為生,后人關于他有很多神奇的傳說。
【例句】①待要避兇趨吉知天命,試來簾下問君平。(馬致遠雜劇《西華山陳摶高臥》第一折〔油葫蘆〕)陳摶在汴梁竹橋邊開卦肆,這是他賣卦時的唱詞,以君平自比。②暢道術似君平,財如鄧通,贏的個車馬填門,四遠里人傳頌。(佚名雜劇《桃花女破法嫁周公》第四折〔鴛鴦煞尾〕)桃花女算的好卦,因而說自己如“君平”。
上一篇:元曲典故《君子儒》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咳唾珠璣》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