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槐(槐壇)》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周禮》卷九《秋官》:“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左九棘,公卿大夫位焉,群士在其后。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群吏在其后。面三槐,三公位焉,州長眾庶在其后。”又,《宋史》卷二百八十二《王旦傳》:“父祐,尚書兵部侍郎,以文章顯于漢、周之際,事太祖、太宗為名臣。嘗諭杜重威使無反漢,拒盧多遜害趙普之謀,以百口明符彥卿無罪,世多稱其陰德。祐手植三槐于庭,曰,‘吾之后世,必有三公者,此其所以志也。’”又,宋·蘇軾作有《三槐堂銘》述其事。
【釋義】三槐比喻高爵位,相當于“三公”一級的爵位。
【例句】①休言五柳夸幽勝,未羨三槐播令名。(湯式套曲[正宮·端正好]《題梧月堂》[隨煞尾])作者盛贊梧月堂景致幽麗,超過了陶潛五柳莊,勝似宋代王旦家。②槐壇將相,看破浮生夢。(云龕子[中呂·迎仙客])“槐壇”,指朝堂中爵位很高的將相站立的地方。相傳周朝時宮廷外種三棵槐樹,朝見天子時,三公面向三槐而立,即《周禮》中所說,“面三槐,三公位焉。”③便聽信著徐卿的那二子,怎么來,砍折了王氏三槐。(楊文奎雜劇《翠紅鄉兒女兩團圓》第二折[梁州第七])用王旦典故,“三槐”指子孫中有出息的人,借用典故,轉意用之。
上一篇:元曲典故《三杰》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三次偷桃》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