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糠婦》|出典|釋義|例句
【出典】《后漢書》卷二十六《宋弘傳》:“時帝姊湖陽公主新寡,帝與共論朝臣,微觀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墼唬骸角覉D之。’后弘被引見,帝令主坐屏風后,因謂弘曰:‘諺言貴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聞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垲欀^主曰:‘事不諧矣。’”又,元·鮑天佑雜劇《重糟糠宋弘不諧》,今佚。
【釋義】后人以糟糠妻稱原配發妻,或貧賤時妻室。
【例句】①雖不是糟糠妻,休猜做花月妖。(湯式套曲[商調·集賢賓]《友人愛姬為權豪所奪復有跨海征進之行故作此以書其懷》[梧葉兒])此套以嘲諷筆調寫友人愛姬被權豪奪走事,此處說此姬并非權豪的“糟糠妻”,卻也不是海上的“花月妖”。②爹媽休疑,奴須是你孩兒的糟糠妻室!(高明南戲《琵琶記》第二十一出《糟糠自厭》〔孝順歌〕)五娘安慰公婆,說這是“糟糠妻”應該做的事。③寒儒怎敢過望想,自古道糟糠妻不下堂。(柯丹邱南戲《荊釵記》第十九出《參相》〔解三酲〕)王十朋拒絕停妻再聚。④您也要左右人扶持,俺可甚糟糠妻下堂。(馬致遠雜劇《破幽夢孤雁漢宮秋》第三折〔得勝令〕)劇中昭君已是元帝妃子,送她去塞外,元帝不忍,以糟糠妻下堂作比喻。⑤我則道他不肯棄糟糠婦,他原來別尋了個女嬌姿。(楊顯之雜劇《臨江驛瀟湘夜雨》第二折〔牧羊關〕)翠鸞責丈夫拋棄發妻。⑥我則道你趁橫波一去無消息,可正是堂上糟糠,休猜做墻上泥皮。(鄭廷玉雜劇《楚昭公疏者下船》第四折〔折桂令〕)楚昭公見夫人無恙回來,驚喜交集,并說出自己對夫人的夫妻情誼。⑦你負義辜恩,全不念糟糠之婦。(佚名南戲《白兔記》第三十一出《憶母》〔江兒水〕)咬臍郎責父忘記了貧時結發妻,一直不去接他母親。⑧想俺糟糠的妻子倚門傍,今日個便枉免了他短金釵,畫損在苔墻。(鄭廷玉雜劇《布袋和尚忍字記》第三折〔喜江南〕)劉均佐雖出家為僧,卻還惦記發妻正等他回家。
上一篇:元曲典故《糟丘》|出典|釋義|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紫云娘》|出典|釋義|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