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坂
(明)李松
隴坂千尋鳥道回①,秦關百二此奇哉。
人行絕巘云中過②,水下平巒木杪來③。
天色低臨愁入望④,風聲易作慘生哀。
樹頭鸚鵡勞相問,欲報音書苦未裁⑤。
【作者簡介】
李松(1525~1598年),明朝大將。字子節,號小峰,大城縣(今河北廊坊大城縣)人。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進士,初任浙江歸安令,因豪紳構陷貶為鄧州判,復為山東滕縣令,擢為工部虞衡司主事,后出任遼東兵備僉事,抗擊女真族入侵有功,遷升兵部左侍郎、都察院后僉都御史、通議大夫等。萬歷年間,繼母病逝,解甲歸鄉守孝,從此退居鄉里,直至萬歷二十六年卒。個人著述不詳。
【詞語簡注】
①鳥道:六盤山道路崎嶇陡峭,人行其上,頭頂行人言語,猶如鳥語,故稱鳥道。一說六盤山高峻峭拔,人跡難至,飛鳥難行,故稱鳥道。
②絕巘:奇絕的山峰。巘(yǎn),山峰、山頂的意思。
③木杪:樹梢。杪(音miǎo),一指年月或四季的末尾;一指樹的末梢。此用后一種意思。
④入望:進入人的視野。
⑤音書:報告音訊的書信。
【內容簡析】
本詩是明朝愛國將領李松所寫的一首有關六盤山的詩作。
詩的一、二句,寫六盤山高達千仞,上有鳥道可來回通行,百二秦關扼守于此,的確是天下最為奇特的山脈。三、四句寫六盤山奇特的風光,行人走動在絕頂之上,似乎是在天空的云彩中穿行,山溪流淌在平常的峰巒之下,又好像是在樹梢之間緩緩流動。五、六句寫登上六盤山的感受:當看到天色低臨頭頂時,行人回望之際頓感愁從中來;當聽到風聲輕易地發出低鳴聲時,又使人心生哀愁而頓覺慘不忍聞。七、八句化用唐人岑參“隴頭鸚鵡能言語,為報家人數寄書”的詩句,寫煩勞六盤山頂樹林上頭的鸚鵡相問,我也想給家人捎寄音信,卻苦于未能做好準備。
全詩格律嚴謹,語言流暢,表現手法多樣,使用了比喻、夸張、擬人、用典等多種藝術手法,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
上一篇:(明)李夢陽《隴 坂》六盤山詩詞賞析
下一篇:(唐)鄭錫《隴 頭 別》六盤山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