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鶴
直欲裁書問杳冥,
豈教靈化亦浮生。
風林月動疑留魄,
沙島煙深已盡情。
【前解】
屈子問天,題曰《天問》。此為天屬至尊,非可得問,是故特倒其文也。至于此日,憤氣填膺,誰又能忍?于是不避狂悖,公然問天。“直欲”,妙,妙!“豈教”,妙,妙!言汝今報施,更不遵德,人生世上,復何言哉?三、四,“風林月動”,真便是鶴;“沙島煙深”,真便是悼,更不必“疑留魄”“已盡情”,而題理早已畢舉矣。
雪骨夜封蒼蘚冷,
練衣寒在碧塘輕。
人間飛去猶堪恨,
況是泉臺非玉京。
【后解】
五、六,即上文盡情、下文泉臺也。七,又輕輕略作一曲,描畫悼亡人左思右想,無限惋愕,妙,妙!八,仍綴“玉京”二字,雖死后,猶為此鶴爭聲價也。[五,“夜封蒼蘚”,六,“寒在碧塘”,大好句法,六又勝似五。]
上一篇:金圣嘆《悼亡姬》批注賞析
下一篇:金圣嘆《故梁國公主池亭》批注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