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人
無名氏
【原文】
日出入安窮[1]?時世[2]不與人同。
故春非我春,夏非我夏,秋非我秋,冬非我冬。
泊如[3]四海之池,遍觀是邪謂何[4]?
吾知所樂,獨樂六龍[5],六龍之調[6],使我心若[7]。
訾黃其何不徠下[8]。
【注釋】
[1]安窮:何有窮盡。安,何。窮,盡。
[2]時世:時代,社會人事變化;自然界之時序變化。
[3]泊如:猶“泊然”,漂泊而無所附著的樣子。
[4]是:此。邪:語助詞。謂何:還說什么呢。
[5]六龍:古代傳說日車以六龍(龍馬)為駕,巡行天下。日出日入,即為日神駕六龍巡天,以成晝夜。
[6]調:發;協調。
[7]若:順,此有愉悅之意。
[8]訾(zī)黃:指乘黃,傳說中龍翼馬身之神馬名。徠:同“來”。
【作者介紹】
此詩作者不詳。據《漢書·禮樂志》記載:元狩(公元前122—公元前117年)年間,漢武帝定郊祀之禮,立樂府,以李延年為協律都尉,命司馬相如等作郊祀歌十九章,其目多以歌之首句為名,以用于郊祀天地。以后歷代王朝的這類歌辭,大都沿襲漢代之舊。
《漢郊祀歌》十九章是武帝郊祀時所用的樂歌。因其是時代的產物,它客觀地反映了西漢人特有的政治觀念:君權神授思想和封建大一統思想;因其郊祀所唱,又自然流露著漢人宗教觀念的特征:三一并祠、黃帝降位、泰一至尊、高帝配享等,使我們了解到西漢貴族的精神追求和政治信仰,以及天人合一思想在政治和宗教領域的統攝地位。
【賞析】
《日出入》是漢代的一首雜言詩。該詩是祠祀天地諸神的樂歌——《郊祀歌》(又稱《十九章之歌》)其中的一章,是祭祀日神的歌謠。該詩歌獨辟蹊徑,描述人們祭祀日神時的悠邈情思,表達了人之短壽、樂中帶苦、去留難舍的情思。
詩中由太陽每天早上升起,晚上落山寫起,讓人感到時間與人生的飛速流逝,由此漢武帝就產生了欲要成仙、乘龍上天的想法。
全詩以接近口語的樸實文辭,表現人們的悠邈之思。作者思致奇崛,異想天開,詩情往復盤旋,感慨人生短暫,并將其寓于宇宙無窮的深沉思考之中,使得這首抒情詩,帶有了耐人咀嚼的哲理意味。因此,蕭滌非先生稱它為“十九章中”“一絕好之抒情詩”(《漢魏六朝樂府文學史》)。
總而言之,這是一首既富人生哲理,而又具有仰求成仙以永遠擁有時世思想的祀神歌。這很合于漢武帝當時的思想,也很合于封建帝王思想,因而具有典型意義。
上一篇:《念奴嬌·赤壁懷古》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木蘭花·擬古決絕詞》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