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范比部恤刑廣右四首
其一
客舍起驪歌(2),雙旌擁玉珂(3)。
紫貂沖白雪(4),彩鹢渡黃河(5)。
遠布虞廷詔(6),深知禹泣多(7)。
即看萬里去,把袂奈君何(8)。
其二
畫省三年績(9),彤墀五色章(10)。
君恩覃桂嶺(11),使節指蠻方。
懷古悲蒼野,登臺弔越王(12)。
更須勤疏草(13),解網答明光(14)。
其三
春色盎金莖(15),春風滿玉京(16)。
市橋朋酒緑(17),關塞客星明。
慨慷青萍劍,行過白帝城(18)。
懸知思舊侶(19),愁聽鳥嚶嚶(20)。
其四
即有同心者,寧如君與予(21)。
過談皆意氣,投贈自瓊琚。
五夜西曹夢(22),三秋北雁書。
梅黃應下峽(23),可得問蓬廬(24)。
詩詞類別:即事感懷
來源:《粵西詩載》
相關作品:送黎封部參藩廣右二首
(1)比部:刑部的別稱,此代指官名。 恤刑:用刑慎重不濫。 廣右:即廣西。
(2)驪歌:告別的歌。
(3)雙旌:官員出行時的兩面旗幟。 玉珂:馬絡頭上的貝製的裝飾物,亦用以指馬。
(4)紫貂:古代近侍官員以船尾爲冠飾。
(5)彩鹢:古人常在船頭上用彩色晝鹢。因稱船爲“彩鹢”。
(6)布:傅布。
(7)禹泣多:禹受舜命治理洪水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歷盡艱難挫折,磨難不少。
(8)把袂:扯住衣袖。
(9)晝省:即尚書省,官署名。漢代尚書省中皆以胡粉涂壁,上畫古烈士像,故稱。
(10)彤墀:即丹墀。指宮庭中的臺階。 五色章:五色文采,指朝服。《書經·皋陶謨》:“五服五章哉。”孔傳:“尊卑彩章各異。”
(11)覃:深入。 桂嶺:此泛指當時廣西地區。
(12)越王:指南越王趙陀。
(13)疏草:奏章之類的文字。
(14)解綱:典出《史記·殷本紀》:“湯出,見野張網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網!’湯曰:‘嘻,盡之矣!’乃去其三面。”后因以“解網”喻從寬處理,施予仁德。
(15)盎:亢盈。 金莖:漢武帝所作承露盤的銅柱。
(16)玉京:指帝都。
(17)市橋:泛指熱鬧的集市處。
(18)白帝城:古城名。在今四川奉節縣東白帝山上。東漢初公孫述筑城于此。公孫述自號白帝。故以爲名。城居高山,形勢險要。
(19)懸:牽掛。
(20)嚶嚶:鳥兒求友時的鳴聲。 《詩經·小雅·伐木》:“嚶其鳴矣,求其友聲。”
(21)寧:豈。 予:我。
(22)五夜:即五更。
(23)梅黃:梅子黃熟時節。一般在清明前后。
(24)蓬廬:猶言茅舍,簡陋的房屋。多用來謙稱自己的家舍。
張居正
張居正(公元一五二五——一五八二),字叔大,號太岳,明代湖廣江陵(今湖北江陵縣)人。嘉靖二十六年(公元一五四七)進士。隆慶元年(公元一五六七)入閣。穆宗死,他與宦官馮保合謀,逐高拱,代爲首輔。萬曆初年,神宗年幼,國事皆由其主持,前后當國十年。居正鋭意革新,整頓吏治;清丈土地,行一條鞭法;用戚繼光等爲將,增強邊防;任潘季馴等浚治黃河、淮河。勇于任事,卒謚文忠。死后爲中官張誠及不滿居正的守舊外官所譖,籍其家。有《書經直解》、《太岳集》、《太岳雜著》、《帝鑒圖説》。
朝代:明代
籍貫:湖北江陵
上一篇:程旦《送洪方伯玉方之任廣西》即事感懷詩詞賞析
下一篇:楊萬里《送贛守張子智左史進直敷文閣移帥八桂》即事感懷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