璇璣圖詩
《璇璣圖》亦作《回文旋圖詩》或《織綿回文璇璣圖》,為女詩人蘇蕙所作,是回文詩的一種。回文詩亦稱回文,是一種雜名,通常指的是可以倒讀,或回旋往返皆可成義的詩篇。回文詩大文字游戲,但其精思奇想,巧妙構造,也足以啟發(fā)人們的思維。
蘇蕙作《璇璣圖》原是贈她的丈夫竇滔的。據《晉書·列女載: “滔,苻堅時為秦州刺史,被徒流沙,蘇氏思之,織綿為回圖詩以贈,宛轉循環(huán)以讀之,詞甚凄惋,凡四百八十字。”唐時則天作《璇璣圖序》,說它“五色相宜,縱橫八寸,題二百余首,計八百余言,縱橫反復,皆成章句。”宋元間,僧人起宗以意推求,得三、四、五、六、七言詩3752首,分為七圖。明代康萬民增立一圖,增讀其詩4206首。合起宗所讀,共成詩7958首。
《璇璣圖》的讀法,前人均依五色相宜之說,用分圖切割的方法,將圖分成若干個圖或若干部分,按分出的圖和部分區(qū)別三、五、七言,尋繹它的詩句。下面介紹幾種讀法以供欣賞。
(一)四圍的一圈,從“仁”字起向下順讀,每首七言四句:
仁智懷德圣虞唐,貞妙顯華重榮章;
臣賢惟圣配英皇,倫匹離飄浮江湘。
“津河”至“柔剛”, “親所”至“蘭芳” “琴清”至“慘傷”,讀法如上。
下推一句起讀,仍成每首七言四句:
“貞妙”至“山梁”, “民生”至“誰望”, “純清”至“弦商”,“秦曲”至“虞唐”。余可類推。
逐字逐句逆讀皆成詩句,例:
湘江浮飄離匹倫,皇英配圣惟賢臣;
章榮重華顯妙貞,唐虞圣德懷智仁。
倫匹離飄浮江湘,臣賢惟圣配英皇;
貞妙顯華重榮章,仁智懷德圣虞唐。
余皆可依此類推。
(二)在四圍一圈的基礎上,于圖中再劃出一井欄,即從頂橫行“心”字起下至“民”字,從“秦”字起下至“人”; 從右豎行“貞”字至左豎行“春”字,從右豎行“倫”字起,至左豎行“純”字。如此則被隔出的部分及圈上的字,皆可反復成詩。例:
右上角小圈:
仁智懷德圣虞唐,貞志篤終誓穹蒼;
欽所感想妄淫荒,心憂增慕懷慘傷。
推一句起讀皆可成詩:
“貞志”至“虞唐”, “欽所”至“穹蒼”, “心憂”至“淫荒”。
逐句逆讀亦可成詩:
“唐虞”至“志貞”, “傷慘”至“智仁”, “荒淫”至“憂心”,“蒼穹”至“所欽”。
右上小圈內三十六字的讀法。
自“嗟”字起,反復讀,三言十二句:
嗟嘆懷,所離經;遐曠路,傷中情;
家無君,房幃清;華飾容,朗鏡明;
葩紛光,珠曜英;多思感,誰為榮。
“榮為”至“嘆嗟”,“經離”至“思多”,“多思”至“離經”,讀之亦成詩。
左右分讀:
懷嘆嗟,所離經;路曠遐,傷中情;
君無家,房幃清,容飾華,朗鏡明;
光紛葩,珠曜英;感思多,誰為榮。
“誰為”至“嘆嗟”,“所離”至“思多”,“感思”至“離經”亦成詩。
半段回環(huán)讀,三言六句:
嗟嘆懷,傷中情;家無君,朗鏡明;葩紛光,誰為榮?
“榮為”至“嘆嗟”,“經離”至“思多”,“多思”至“離經”,亦可。
半段順讀:
懷嘆嗟,傷中情;君無家,朗鏡明;光紛葩,誰為榮?
“誰為”至“嘆嗟”,“所離”至“思多”,“感思”至“離經”,亦可。
左右間一句,羅文分讀:
嗟嘆懷,路曠遐;家無君,容飾華;葩紛光,感思多。
“榮為”至“離經”,“經離”至“為榮”,“多思”至“嘆嗟”,亦可。
從中間一句,羅文分讀:
懷嘆嗟,路曠遐;君無家,容飾華;光紛葩,感思多。
“所離”至“為榮”,“誰為”至“離經”,“感思”至“嘆嗟”,亦可。
中間借一字,四言六句:
懷所離經,傷路曠遐;君房幃清,
朗容飾華;光珠曜英,誰感思多?
“誰感”至“離經”,“所懷”至“為榮”,“感誰”至“嘆嗟”,亦成詩。
兩分各借一字互用:
懷所離經,路傷中情;君房幃清,
容朗鏡明;光珠曜英,感誰為榮?
“誰感”至“嘆嗟”,“所懷”至“思多”,“感誰”至“離經”,亦成詩。
中間借二字,五言六句:
嘆懷所離經,中傷路曠遐;無君房幃清,
鏡朗容飾華;紛光珠曜英,為誰感思多?
“為誰”至“離經”,“離所”至“為榮”,“思感”至“嘆嗟”,亦可。
兩分各借二字,互用分讀:
嘆懷所離經,曠路傷中情;無君房幃清,
飾容朗鏡明;紛光珠曜英,思感誰為榮?
“為誰”至“嘆嗟”,“離所”至“思多”,“思感”至“離經”,亦可。
其他四角,讀法俱同此。
以上僅介紹了一些簡單的讀法,如讀者有興趣,可參閱《四庫全書總目·別集》《璇鞏圖詩讀法》一書。《鏡花緣》一書收有此圖,亦可供參考。
上一篇:王明君辭并序|原文|翻譯|賞析|鑒賞
下一篇:百一詩|原文|翻譯|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