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伍慶
長篇小說。作者李克異。中國青年出版社1981年2月出版。1891年,沙皇俄國為擴大對遠東地區的軍事、經濟侵略,決定修建西伯利亞大鐵路。為了獲得充足的勞力,他們對黑龍江流域的中國居民進行了瘋狂的壓迫和剝削。主人公魏泰山老人,是廟兒街小鎮的最早的土著居民。他曾帶領人們在這里艱苦創業,生存扎根于這片土地上。老人八十大壽的時候,到三姓同家里人團聚。遠在海參崴的大兒子魏得材被俄國人抓到了苦役場。老人只得前去搭救,通過魏得材的把兄弟張東升將得材救出。俄國警察署長福采夫殘酷鎮壓中國人民的反抗,將趙七板子,魏得勝(魏泰山的三兒子)等人抓到修建鐵路的工地做勞工。張東升做了專門買賣勞力的大買辦,他勾結俄國大商業主埃斯金,為沙俄修建西伯利亞大鐵路籌集勞工。他在魏得材的陪同下到三姓招募勞工,遇到了一個勇敢的青年齊宗,他因為反對教會而遭到俄國人的追捕,為了避難,他也報名當了張東升的管賬先生。魏泰山老人為了營救被抓走的中國居民,同福采夫等人展開了英勇的斗爭,使福采夫大傷腦筋,無計可施。修筑鐵路的工地上,條件非常艱苦,而那些監工、警察更是肆意虐待、蹂躪身處絕境的勞工們。魏得勝和趙七板子帶領勞工們堅決地反抗監工、警察的壓迫。俄國工頭“黃皮子”殘酷地懲治魏得勝。將他綁在樹上受蚊蟲的叮蛟。得勝的二哥魏得功救出了弟弟并用同樣辦法懲罰了“黃皮子”。張東升因為替主子效力有功而得到埃斯金的賞識,他也越發貪婪和無恥。老實忠厚的魏得材不愿與墮落的把兄弟同流合污,就離開了張東升回到了家里。趙七板子因為帶頭反抗而遭到迫害,但他更加頑強。在齊宗的大力協助下,魏得勝與越七板子領導勞工們為爭取自由、改善待遇同壓迫者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福采夫使用武力威脅與精神迫害雙重手段迫害魏泰山老人,老人終于倒下了。鐵路工地上的斗爭也日趨激烈,最后爆發了血戰,團結起來的勞工們同俄國軍警展開了激烈的搏斗。趙七板子慘遭暗害。魏得勝逃離了虎口,但等待他的將是更加艱苦的戰斗。小說圍繞著魏泰山一家的悲慘命運和反抗斗爭,生動地表現了中國人民不畏強暴的堅強性格。作品塑造了魏泰山、趙七板子、魏得勝等幾個英雄形象,從他們身上體現出勞動人民質樸、堅強、樂觀、勤勞的精神風貌。作者在塑造人物時,注意表現他們性格的復雜,揭示他們內心深處的真實思想、意圖。作品既有場面宏大的歷史大事件的鋪排,又注意對富有情趣的生活細節的精心描繪。
上一篇:王學軍《歷史沉思錄——井岡山紅衛兵大串連二十周年祭》當代文學作品賞析
下一篇:周魯俠《厚土(呂梁山印象之六)》當代文學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