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曉曄
中篇小說。作者張抗抗。發(fā)表于《收獲》1981年第3期。作品描寫了當代青年追求理想和愛情的曲折歷程。故事發(fā)生在北國冰城哈爾濱。在一個雪花紛飛的早晨,年輕而單純的儀表廠工人陸芩芩在業(yè)余大學放學后,乘車前往未婚夫傅云祥家中。近來,她對兩個月后將要舉行的婚禮感到日益強烈的困惑,她發(fā)現(xiàn)自己并不真愛他。盡管傅家條件很好,傅云祥長得既高大又英俊,而且還是個三級木匠,但芩芩總嫌他為人太庸俗。他講究實惠,成天忙著編織關系網,連芩芩上業(yè)大都是和他經過一番斗爭才得以如愿的。來到傅家后,她實在難于忍受他那些朋友烏煙瘴氣的麻將游戲和庸俗無聊的談話,借口筆記本忘在教室離開了傅家,到了教室,她一個人靜靜地佇立窗前,心情十分茫亂。忽然,她被玻璃上潔白如玉的霜花深深地吸引住了。形狀別致的霜花使她想起了小時候舅舅說起過的北極光,那奇麗的幻象始終留在她的心里。多年來,她一直在苦苦尋找,可從未找到。她曾經問過傅云祥,可他對此毫無興趣。或許,自己正是因此才和他疏遠的。她只顧胡思亂想,不曾留神教室里還坐著一個人。此人是大學外語系的學生費淵,他們談了起來。盡管芩芩不喜歡他對社會和人生過于灰色的看法,可是他的談吐仍然令她感到耳目一新。幾天后,她到費淵宿舍登門拜訪,在這里認識了學校的青年水暖工曾儲。在他們的交談和爭論中,她聽到了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費淵認為現(xiàn)實是黑暗的,人性是自私的,理想和信仰虛偽而無聊,年輕人的唯一出路只能是自救。曾儲卻認為社會的共同幸福是實現(xiàn)個人幸福的前提和條件,“如果每個人都僅僅追求個人的幸福,其結果就是誰也得不到幸福?!蹦翘?,她還和費淵談起了北極光,不想費淵卻嘲諷地說:“北極光,也許很美,很動人,但是我們誰能見到它呢?就算它環(huán)繞在我們頭頂,煙囪照樣吐黑煙,農民照樣面對黃土?!避塑藢Υ耸址锤校凉u漸感到在費淵貌似深刻的思想和漂亮的詞句后面,實際上有著與傅云祥一樣的庸俗氣息,同時對曾儲產生了很大興趣。后來,她了解到了曾儲的身世。原來曾儲是個孤兒,早年生活很不幸,曾經和她一樣當過知青,以后進廠當了倉庫保管員。在廠里,他因為揭露廠領導的不法行為,遭到打擊報復,同時因為與天安門事件有牽連而被捕入獄,女友也因此和他分手了。是什么原因使得這個生活經歷與費淵十分相似的青年對人生得出了完全不同的認識呢?是什么使他至今仍然堅持信仰、熱愛生活呢?她陷入了深思?;槠谌战?,一天,傅云祥硬拉著她去照結婚照,她極不情愿但又無可奈何地隨他來到像館。就在即將穿上婚紗的一剎那,她改變了主意,飛也似地逃出了像館。她找到費淵,向他傾訴了內心的煩惱,不想費淵卻因為怕被牽連進去而將她拒之門外,芩芩終于認清了他的真面目,她笑了笑,坦然而平靜地走了。接下來,是因她和傅云祥的分手而導致的一場沒完沒了的糾紛。傅家母女的吵鬧、父母的埋怨以及傅云祥的苦苦哀求也曾使她差點回心轉意,但她終于堅持住了,她決心找到真正的理想和愛情,找到那一片美麗的北極光。她終于來到了曾儲那間破爛不堪的小屋。在這里,她不僅聽到了他和許多青年熱烈討論改革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而且知道了他所經歷的內心復雜而痛苦的思想斗爭,同時還看到了他勤奮踏實和樂于助人的美好品質,自然他們也談到了北極光。令她欣慰的是他也非常地喜愛北極光,并且始終不渝地相信它的存在,但是現(xiàn)在他的看法卻更加深沉了。他說:“我現(xiàn)在已經不象小時候那么急切地想見到它了,我每天在修暖氣管,……這是很具體的勞動,很實際的生活,對不對?它們雖然不發(fā)光,卻也發(fā)熱呵!”從他樸實而堅定的話里,芩芩覺得自己找到了夢寐以求的某種東西,并且深深地愛上了這個憨厚純樸的小伙子。這部小說較為深入地描寫了當代青年內心深處復雜的矛盾和斗爭,塑造了幾種不同類型的青年形象,熱情歌頌了曾儲等堅信理想、熱愛生活的青年崇高的精神境界,鞭撻了一部分青年自私和庸俗的靈魂,比較深刻地反映了經過十年浩劫之后青年一代的思想狀況,記錄了他們曲折而艱辛的奮斗歷程。在藝術上,它十分細膩地刻畫了女主人公復雜多變的內心活動,但對人物的描寫尚存在概念化的痕跡。
上一篇:佘樹森《北方的河》當代文學作品賞析
下一篇:王功亮《北極星》當代文學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