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子張問章
子張問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惡,斯可以從政矣。”子張曰:“何謂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子張曰:“何謂惠而不費?”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貪?君子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張曰:“何謂四惡?”子曰:“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論語》中問政多條,但此章完備。此章接著上一章對于堯、舜、湯、武的記述,表達了孔子的政治理念,闡明儒家的政治觀。
孔子政治理念的全部關注就是人。“五美”是從正面來揭示政治應該如何尊重人,“四惡”是從反面來警示政治尊重人的底線。人是政治的目的,順民心是政治的根本路徑。民心順,一切順。
朱子指出類似“五美”、“四惡”的表述法,如《陽貨》講“六言六蔽”,多見于《論語》后半部,近乎《孔子家語》。似說明《論語》前半部的記錄更原始。
上一篇:《子張問曰令尹子文章》意思|賞析|感悟
下一篇:《子張問行章》意思|賞析|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