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韓非·靖郭君將城薛
亦題《海大魚》、《齊人諫靖郭君城薛》。戰國寓言小說。韓非撰。原載《韓非子·說林下》。《戰國策·齊第一》、《淮南子·人間篇》、《新序·雜事二》等亦載。陳蒲清等編《中國古代寓言選》、兆文等編《中國歷代寓言選》、李格非等主編《文言小說》皆錄入。靖郭君,即齊國公族田嬰,曾參與齊魏馬陵之戰,后做齊威王相。前三二一年封于薛,號靖國君。這個故事發生在齊威王三十五年 (前322)。小說描寫: 靖國君打算在封地薛筑城,賓客紛紛勸阻,他拒不聽從,并命令門吏,凡來勸阻筑城的,一律不予通報。本國有一個人請求接見,說他只講三個字,如果多說,寧愿被烹。靖郭君破例接見了他,那人快速上前,說了“海大魚”三字,掉頭就跑。靖郭君深感奇怪,喊他“留步”。那人說,我不敢拿性命開玩笑。靖郭君讓他接著說下去,那人說:“你沒有聽說過海里的大魚嗎? 魚網捕不住它,魚鉤拉不動它,一旦因失誤離開了水,擱淺在岸邊,就連螻蛄和螞蟻也會來吮咬它。今天,齊國也好比是你的水,你有齊國的庇護,還用得著到薛地筑城嗎? 若沒有齊國,你到薛地筑城有什么用處。”靖郭君聽后,就停止了筑城計劃。靖郭君 “城薛”,是發展私家勢力的行為,這既不利于齊國的國家利益,也不利于靖郭君個人的長遠利益。齊客以 “海大魚” 為喻,恰切地說明了靖郭君個人與齊國的關系猶如大魚與海的關系,幫助他擺正了個人與國家的位置。作品開頭先蓄勢,寫“靖郭君將城薛,客多以諫者”,他執意不聽,十分頑固,并下令凡勸阻者一律置之門外。顯然勢為僵局,“城薛”已成不可挽回之趨勢。出乎意料的是,齊人請見,只說三字:“海大魚”,好像是在打啞謎,弄得靖郭君莫名其妙,于是就讓他說下去。這樣僵局打破了,齊人就有了說服靖郭君的主動權,他自然地講出魚兒離不開水,靖郭君離不開齊國而不能城薛的大道理,終使靖郭君“不城薛”。齊人言辭雄辯,用喻貼切,善于勸導,引人入勝。其鮮明的形象特征,給讀者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資治通鑒·周紀二》所載,與此故事基本相同。
上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陶潛·陳斐除奸》簡析
下一篇:《秦漢·應劭·韓信》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