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彥《意難忘》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衣染鶯黃。愛停歌駐拍,勸酒持觴。低鬟蟬影動,私語口脂香。檐露滴,竹風涼。拚劇飲淋浪。夜漸深、籠燈就月,子細端相。知音見說無雙。解移宮換羽,未怕周郎。長顰知有恨,貪耍不成妝。些個事,惱人腸。試說與何妨。又恐伊、尋消問息,瘦減容光。
【匯評】
張炎《詞源》:詞欲雅而正,志之所之,一為情役,則失其雅正之音。耆卿、伯可不必論,雖美成亦有所不免。如“為伊淚落”;如“最苦夢魂,今宵不到伊行”;如“天便教人,霎時得見何妨”;如“又恐伊尋消問息,瘦損容光”;如“許多煩惱,只為當時,一晌留情”。所謂淳厚日變成澆風也。
卓人月《古今詞統》卷十一:“貪耍不成妝”,嬌癡觸目。末句與孫夫人“怕傷郎,又還休道”,皆曲體人情。
潘游龍《古今詩余醉》卷十二:低鬟下豐韻絕世,貪耍下嬌癡觸目。
尤侗《蒼梧詞序》:每念李后主“小樓昨夜又東風”,輒欲以淚洗面。及詠周美成“低鬟蟬影動,私語口脂香”,則淚痕猶在,笑靨自開矣。詞之能感人如此。
王又華《古今詞論》引毛稚黃曰:清真“衣染鶯黃”詞,忽而歡笑,忽而悲泣,如同枕席,又在天畔,真所謂不可解、不必解者。此等最難作,作亦最難得佳。
沈謙《填詞雜說》:小令中有排蕩之勢者,吳彥高之“南朝千古傷心事”,范希文之“塞下秋來風景異”是也。長調中極狎昵之情者,周美成之“衣染鶯黃”,柳耆卿之“晚晴初”是也。于此足以悟偷聲變律之妙。
陳廷焯《云韶集》:此詞香艷極矣。但香艷不難,難在吐棄一切泛語。誰不能作香奩詞,誰能如此擺脫有致。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美成艷詞,如《少年游》、《點絳唇》、《意難忘》、《望江南》等篇,別有一種姿態,句句灑脫,香奩泛語,吐棄殆盡。
陳廷焯《詞則·閑情集》卷一:灑落有致,吐棄一切香奩泛語。
陳洵《抄本海綃說詞》:“檐露滴,竹風涼”六字,如繁休伯《與魏文帝箋》:“是時日在西隅,涼風拂衽”也。
喬大壯批《片玉集》:“停歌”八字作對,甚密。“低鬟”十字作對跳擲。“檐露”六字作對寫景。“長顰”十字甚新。
俞平伯《清真詞釋》:此乃首句出題,因事寓情之格。“衣染鶯黃”,金縷衣也。溫庭筠《舞衣詩》云:“偷得鶯黃瑣金縷。”開首一句,已扣定題目。下接“停歌”兩句,著一“愛”字,化景入情,即“惺忪言語勝聞歌”也。“低鬟”兩句,實與密寵,用韋莊《江城子》“朱唇未動,先覺口脂香”。“檐露”兩句,鄭叔問據米南宮書及汲古閣本《草堂詩余》,“竹風涼”之“風”字,訂正作“松”,并云:“按‘涼’字韻例不對。”鄭說是也。此兩句似是寫景,乃借以表示流連之久,非實筆也。于是不得不別,豈忍遽別乎?惟有拚劇飲淋浪耳。夜深終于要別,則籠煙就月,仔細端相之。似為醉悰狂態,然而未盡也。夫已耳鬢廝磨,脂香暗度,豈猶觀之未審耶?是籠燈就月,仔細端詳者,非事之宜有者明矣。寫景固系點染,敘事亦屬借寓,惟有神光離合之態,與夫一往無奈之情是實耳,此因事寓情之佳例也。下片詳述往復心頭之種種懷感。“知音”句,回溯聞名未見時,解移宮換羽,今則果然矣。周郎典故,在宋時猶未俗濫也,亦顧曲名堂之意耳。翠黛長顰,故知幽怨;慵妝貪耍,卻見嬌憨,是雙面寫美法。“些個事”,猶今越言“個些”,一點點之謂。一點點的心中事,待說與何妨乎?然還是不說的好。作三層轉折,含蓄不盡。些個事,何事乎?作者既不說,我們自不便瞎猜。以文意揆之,得非名利牽人,有不能自主者乎? 雖屬情深,固無解于薄倖名狂也。觀夫“尋消問息,瘦減容光”,則異日之藕折絲連,魚沈雁杳之光景可識矣。“今夕已歡別,合會在何時?”執手臨歧,斷斷有不忍說與伊行者。一經點破,上文艷冶都化深悲,而深悲仍出之以微婉。襲故彌新,尚濁更清,此美成之絕詣,前屢言之矣。
劉永濟《微睇室說詞》:此詞描寫一稚齡歌舞妓,極其工細,既以見此妓之美,亦可知作者愛惜之深.而且語不流于褻,此較柳七為勝,即前人所謂周詞和雅處也.起四字寫衣著,次句寫其酬錯,“低鬟”句,寫其豐姿,“私語”句,寫其言語。“蓮露”三句,寫飲宴之時,“夜漸深”三句,更添寫一筆,以見“輕憐細閱”之情。(“輕憐”四字,周氏《華胥引》詞句,“蓮露”原作“檐露”,從鄭文焯校改。)換頭,寫其歌舞之妙。“未怕周郎”,言其唱曲之佳,暗用周瑜知音,聞曲有誤必顧,時人謠曰:“曲有誤,周郎顧。”今言“不怕”,則無誤也。“長顰”句,寫其情態,“貪耍”句,寫其嬌癡。結尾數句,言不忍以“惱人腸”之“些個事”告之,怕他“尋消問息,瘦減容光”。“惱人腸”之事,乃將與之離別之事也。從此數句看,作者對于此女子愛惜甚深。宋代詞人,從柳永以來,多有同情妓女的作品,其原因蓋即白居易《琵琶行》所言“同是天涯淪落人”也。宋初晏幾道有《浣溪沙》一首曰:“日日雙眉斗畫長。行云飛絮共輕狂。不將心嫁冶游郎。濺酒滴殘歌扇字,弄花熏得舞衣香。一春彈淚說凄涼。”此詞尤托意分明。蓋寫此女之遭遇與其內心之矛盾,即作者本人之遭遇與內心矛盾也。
吳世昌《詞林新話》:首句著一“鶯”字,便已透露能歌消息,繪色偏能傳聲,的是大家手法。末句“瘦損容光”,陳注本作“瘦減”。按“瘦損”雙聲,“容光”疊韻。周氏音律之細正于此等處見之,一改“減”字,便失神韻。
又東坡詞《意難忘》一調,與此字句多相類,不特句法相類,文意亦多雷同。如“勸酒持觴”,即“親度瑤觴”;“私語口脂香”,略似“低語囀鶯黃”;“夜漸深”即“向夜闌”;“移宮換羽”亦是“移根換葉”句套;“此個事,惱人腸”一句僅易一字,意亦仍舊;“試又何妨”,即蘇詞末句。又周詞之利用此首成語者頗多,如《風流子》之“偷換韓香”,“廝見何妨”,《解連環》之“想移根換葉”,均是。
“私語口脂香”一句本白詩(編者按:白居易《江南喜逢蕭九徹因話長安舊游戲贈五十韻》:“暗嬌妝靨笑,私語口脂香。”)。
【附錄】
張炎《山中白云詞》卷一《國香》詞序:沈梅嬌,杭妓也,忽于京都見之,把酒相勞苦,猶能歌周清真《意難忘》、《臺城路》二曲,因囑余記其事。詞成,以羅帕書之。
張炎《山中白云詞》卷四《意難忘》詞序:……中吳車氏號秀卿,樂部中之翹楚者,歌美成曲,得其音旨,余每聽,輒愛嘆不能已,因賦此以贈。余謂有善歌而無善聽,雖抑揚高下,聲字相宣,傾耳者指不多屈,曾不若春蚓秋蛩,爭聲響于月籬煙砌間,絕無僅有。余深感于斯,為之賞音,豈亦善聽者耶。
朱用之《意難忘·和清真韻》:宮額涂黃。怕箋凝怨墨,酒漬離觴。紅樓春寄夢,青瑣夕生香。花氣暖,柳陰涼。棹曲水滄浪。愛弄嬌、臨流梳洗,顧影低相。桃花結子成雙。縱題紅去后,枉誤劉郎。琴心挑別恨,鶯羽學新妝。千萬恨,惱愁腸。便憔悴何妨。待共伊、平消別后,幾度風光。
陳允平《意難忘》:額粉宮黃。襯桃花扇底,歌送瑤觴。裙拕金縷細,衫唾碧花香。瓊佩冷,玉肌涼。羅襪步滄浪。漫共伊,心盟意約,眼覷眉相。連環未結雙雙。似桃源誤入,初嫁劉郎。瓏璁仙子髻,綽約道家妝。千種恨、九回腸。云雨夢猶妨。誤少年,紅銷翠減,虛度風光。
趙必豫《意難忘·過廬陵用美成韻》:魏紫姚黃。 屬吟翁管領,曾醉春觴。盟寒釵鳳股,灰冷寶猊香。前事遠,此心涼。去也棹滄浪。把年時、芳情付與,鴛頸交相。燈前吊影成雙。嘆星星絲鬢,老矣潘郎。愁偏欺客枕,樣不入時妝。塵面目,鐵心腸。歸隱又何妨。小灘頭、曲竿直釣,誰識嚴光。
上一篇:周邦彥《望江南》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下一篇:周邦彥《迎春樂》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