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豐九域志》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元豐九域志》10卷,是宋神宗時王存、曾肇、李德芻等奉敕修纂的一部地理總志。始修于熙寧八年(1075),成書于元豐三年(1080)閏九月,但所載政區變遷有遲至元豐八年的事情,大概成書之后又經過陸續修訂,正式刊行當在元祐元年(1086)以后。所以洪邁《容齋續筆》又將此書稱為《元祐九域志》。
北宋所修地理總志共有《太平寰寧記》、《元豐九域志》和《輿地廣記》等3部,《太平寰宇記》記載的是宋初太宗時期剛剛統一全國后的情況,《輿地廣記》反映的是宋末微宗政和年間的情況,而此書則是記載的神宗元豐年間的行政區劃,它的記載最足以表明北宋的地理概況。本書內容十分簡要,郡縣沿革僅略敘宋代的變化,所敘州府軍監,先載其四至八到、戶數、土貢、轄縣等,次即分敘下轄各縣的情況,每縣只列去州府的方向里程、所轄數和境內重要的市鎮、山川等。末卷記省廢州軍及化外、羈縻州。文直事核,條理井然,是研究北宋一代地理之制的重要文獻。
此書修成之后,甚為世人所重,但由于所載過于簡略,故多次有人倡議重修。后來約在徽宗崇寧年間(1102~1106),在《元豐九域志》的基礎上,增訂為《新定九域志》,新志比舊志多出“古跡”一門,所載政區情況則基本相同。新舊兩志今天均有傳本,但新志因是沒有頒行的稿本,所以傳本闕略錯訛頗多。今天常見的《元豐九域志》都是舊志,此書1984年中華書局出版點校本,這個本子把《新定九域志》多出的“古跡”一門附在書后,還編制了全書的地名索引,檢索十分便捷。
上一篇:《俞平伯散文雜論編》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蘭戛西賀》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