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劉安·塞翁失馬
西漢寓言小說。劉安撰。原載《淮南子·人間訓》。見世界書局《諸子集成》刊《淮南子》本。李格非等主編《文言小說》、陳蒲清等編《中國古代寓言選》、公木等編《歷代寓言選》亦皆錄入。這是一則著名寓言故事,描述: 塞上一個善算命的老翁,他家的一匹馬跑失于胡地。村人都來慰問他失馬的不幸遭遇,而他卻說: “這誰知就不能成為福呢?”逾數月,那匹丟失的馬帶著一匹胡地駿馬回來了。村人又來向他祝賀,而老翁說: “這誰知就不能成為災禍呢?”他兒子好騎馬玩,失手跌墜,摔斷了胯骨。這時人們又來慰問他,老翁則說: “這誰知就不是福呢?”一年后,胡人大舉入侵塞內,青年壯丁都去迎戰,塞邊居民戰死者不下十之八九,唯獨老翁之子因跛腳,而與父親得以保全。故事主旨在于說明“禍福之轉而相生,其變難見”。一切事物都在不斷發展變化,壞事可以引出好的結果,好事亦可引出壞的結果。但是,這種轉化(或變化) 是有條件的,不是寓言作者所說的 “福之為禍,禍之為福,化不可極,深不可測”。故事描寫塞翁坐等禍化為福,壞事變好事,未能積極創造條件,促使事物向好的方面轉化,這是作者的思想局限使之為然。但文中描寫塞翁與村民不同,他能看到“禍能為福”、“福能為禍”,倒也是個有識者。行文用村人數次“吊禍”、“賀福”,來反復襯托塞翁的識見,寫得頗有情致。
上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東陽無疑·國步山有廟》簡析
下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外國圖》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