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九死
【出典】 《楚辭》戰(zhàn)國楚·屈原《離騷》:“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攬茝,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宋·洪興祖補注引五臣(劉良)注:“九,數(shù)之極也。言忠信貞潔我心所善,以此遇害,雖九死無一生,未足悔恨。”
【釋義】 九死,死亡多次。語出《離騷》。
【例句】 臣罪既盈應(yīng)九死,全荷君王矜惻。(魏了翁《念奴嬌·廣漢士民送別用韓推官韻》2367)這里用“九死”表現(xiàn)自己罪過之深重。
詩詞典故·九死
【出典】 《楚辭》戰(zhàn)國楚·屈原《離騷》:“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攬茝,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宋·洪興祖補注引五臣(劉良)注:“九,數(shù)之極也。言忠信貞潔我心所善,以此遇害,雖九死無一生,未足悔恨。”
【釋義】 九死,死亡多次。語出《離騷》。
【例句】 臣罪既盈應(yīng)九死,全荷君王矜惻。(魏了翁《念奴嬌·廣漢士民送別用韓推官韻》2367)這里用“九死”表現(xiàn)自己罪過之深重。
上一篇:典故《九歌忠憤》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九江船》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