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全集》的主要內(nèi)容,《文山全集》導(dǎo)讀
《文山全集》是宋代文天祥的詩文集。本書包括《文集》、《指南錄》、《指南后錄》、《吟嘯集》、《集杜詩》等。其中《指南錄》有宋刊本。本書有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張元諭刊本、《四部叢刊》初編影印明嘉靖刊本,《指南錄》有宋刊本。
文天祥(1236—1282),字宋瑞,又字履善,號文山,吉州廬陵 (今江西吉安) 人。宋理宗寶祐四年(1256),舉進士第一。為秘書省正字,改著作佐郎,知瑞州,改知寧國府。咸淳九年(1273),為湖南提刑,改知贛州。德祐元年(1275),元世祖忽必烈大舉南進,恭帝詔天下勤王,文天祥在贛州任所起兵入衛(wèi)。二年,元兵進逼臨安,除右丞相兼樞密使,出使元營談判,被扣留,至鎮(zhèn)江逃脫,輾轉(zhuǎn)至溫州,擁立端宗,繼續(xù)組織力量抗擊元軍,轉(zhuǎn)戰(zhàn)今江西、福建、湖南、廣東各地。景炎三年(1278)十二月,兵敗于今廣東海豐北的五坡嶺,被俘,囚大都(今北京市)3年,誓不投降,從容就義。《宋史》 卷418有傳。
本書20卷,前12卷為 《文集》,計詩248篇,詞3篇,各體文646篇。這些都是德祐之變以前的作品。以詩為例,贈給相士的共16首,占的比例很大。其他大都為應(yīng)酬之作,缺乏實際內(nèi)容。
德祐之變以后的作品,和此以前截然不同。本書卷13,為《指南錄》,收詩92首,歷敘自己起兵勤王至景炎二年 (1277)春所遭遇到的危惡境界。其《揚子江》末二句云:“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表現(xiàn)他以恢復(fù)大任自許自誓決不動搖的堅強意志。《指南錄》即得名于此,卷首有《自序》和《后序》。二序是這一時期所作詩的最好注釋。以《后序》為例,敘述詳實,筆鋒曲折,在悲痛、憤怒之中,浸透著忠貞的愛國之情。最末一段,表示“誓不與賊俱生”,“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氣勢高亢,抒發(fā)了 “返吾衣冠,重見日月”的救國宏愿,今天讀起來,猶令人回腸激蕩,是宋代散文中難得的佳作。
本書卷14,為《指南后錄》,收詩143首,詞8首,又分3卷。第1卷,寫被俘過零丁洋,經(jīng)廣州、南安軍、吉州、臨江軍、隆興府、安慶府、池州至建康。第2卷,起至元十六年八月二十四日發(fā)建康,經(jīng)揚州、高郵、淮安、徐州、鄆州、獻州、保州、涿鹿至大都,至大都為十月一日。第3卷,自至元十七年元日至十九年五月間,寫于獄中。
收入《指南后錄》的詩,悲壯蒼涼,格調(diào)繼續(xù)升華。《過零丁洋》末二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闡明人生的重要意義,給當(dāng)時和后代以極為深遠的影響。《贛州》說到“遺老猶應(yīng)愧蜂蟻”,沉痛地回憶過去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將士缺乏應(yīng)有的訓(xùn)練,素質(zhì)太差;不寫自己為此羞愧,而寫父老為此慚愧,意思更進了一層。《正氣歌》列舉古代具有浩然正氣的哲人如蘇軾、嚴顏、嵇康、張巡等為榜樣來勉勵自己,進一步提高自己的修養(yǎng),以實現(xiàn)以死報國的崇高愿望。他如《二月六日海上大戰(zhàn)……》、《南安軍》、《除夜》、《金陵驛》等都是歷來為人們傳誦的名作。
本書卷15為 《吟嘯集》,收詩85首、文2首。除少數(shù)篇作于赴燕途中外,余皆作于獄中。“赭衣坐擁北庭寒”、“解衣烘稚虱”(《己卯十月一日》)寫?yīng)z中生活。“無限斜陽故國愁” ( 《立春》)、“萬里燈前故國情”(《夜起》)、“故國丹心老”(《見艾有感》),懷念故國。“萬里云山斷客魂”、“月侵鄉(xiāng)夢夜推枕”(《感興》),懷念家鄉(xiāng)。“故舊相思空萬里”(《有感》)、“更無故舊對黃花”(《重陽》),懷念故舊。“朝聞夕死吾何恨,坐把《春秋》子細論”( 《感興》),隨時準備以死報國。“風(fēng)生江海龍游遠,月滿關(guān)山鶴唳高”(《上元懷舊》),志益憤而氣益壯。
本書卷16收《集杜》五言絕句200首,有題,或有序,序數(shù)十字至200多字不等。自 《社稷第一》至《陸樞密秀夫第五十二》敘朝廷抗元斗爭。自《勤王第五十三》至《入獄第一百零四》敘個人抗元經(jīng)歷至入獄。自第105至第109皆為《懷舊》,懷念在抗元斗爭中以身殉國的戰(zhàn)友。自第110至第138,敘在抗元斗爭的同僚和戰(zhàn)友,其中金應(yīng)等28人死難。自第139至第155,敘思念祖宗墳?zāi)埂⒆谧濉⒛浮⒕恕⑵蕖⒆印⑴⒚谩⒌苤椤W缘?56至第162,敘思故鄉(xiāng)之情。自第163至第191,敘個人心跡。自第192至第200,感嘆世道,斥元人為“猛虎”、“蝮死”,憂“黎民”的苦難。作者自序謂此200首詩概括地敘述了自他“顛沛以來”的“世變?nèi)耸隆保康氖羌o述歷史。作者《集杜》為后代留下了一份寶貴的歷史遺產(chǎn)和文學(xué)遺產(chǎn),《宋詩鈔》選者吳之振贊為 “裁割熔鑄,巧合自然,尤千古擅長”。
除本書以外,文天祥尚有《汪水云援琴訪予縲紲彈而作十絕以送之》組詩,見明抄本《詩淵》第7冊。水云,元量之號。
本書在歷代影響很大,到今天,其中的一些重要篇章,還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有力教材。
上一篇:《文子》的主要內(nèi)容,《文子》導(dǎo)讀
下一篇:《文心雕龍》的主要內(nèi)容,《文心雕龍》導(dǎo)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