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舂陵行》簡介|介紹|概況
詩歌篇名。唐元結作。唐杜甫《同元使君舂陵行·有序》:“覽道州元使君結《舂陵行》兼《賊退示官吏作》二首,志之曰:當天子分憂之地,效漢朝良吏之目,今盜賊未息,知民疾苦,得結輩十數公,落落然參錯天下為邦伯,萬物吐氣、天下少安可待矣。不意復見比興體制,微婉頓挫之詞,感而有詩,增諸卷軸。簡知我者,不必寄元。……吾人詩家流,博采世上名。粲粲元道州,前圣畏后生。觀乎《舂陵作》,歘見俊哲情;復覽《賊退篇》,結也實國楨。賈誼昔流慟,匡衡嘗引經;道州憂黎庶,詞氣浩縱橫。兩章對秋月,一字偕華星。……”宋葛立方《韻語陽秋》:“元結刺道州,承兵賊之后,征率煩重,民不堪命,作《舂陵行》。其末云:‘何人采國風,吾欲獻此詩。’以傳考之,結以人困甚不忍加賦,嘗奏免稅租及和市雜物十三萬緡,又奏免租庸十余萬緡,困乏流亡盡歸。乃知賢者所存,不特空言而已。”今人游國恩等《中國文學史》:“《舂陵行》形象地描寫了戰亂之后道州人民傷亡疲敝的情形。”“詩中譴責了官吏們的嚴刑苛斂,也表現了自己寧肯違詔待罪也不愿逼迫人民鬻兒賣女的高尚感情。詩末說‘何人采國風,吾欲獻此詩’,說明他是有意為民請命的。”此詩作于唐代宗廣德二年(764)道州刺史任上。以質樸簡潔的語言,典型的事例,集中概括地描寫了當時廣大人民群眾在戰亂災禍之下掙扎在死亡線上的悲慘處境,憤怒地揭露了封建統治者橫征暴斂、殘民以逞的罪惡行徑,表達了作者對人民悲慘命運的同情和對封建惡政的批判。全詩不尚辭藻,不事雕琢,用白描的手法陳列事實,直抒胸臆,具有感人肺腑的力量。清沈德潛《唐詩別裁集》評說:“次山詩自寫胸次,不欲規模古人,而奇響逸趣,在唐人中另辟門徑,前人譬諸古鐘磬不諧里耳,信然。”
上一篇:《致酒行》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節婦吟》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