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華論文集》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叔本華是德國悲觀主義哲學家,唯意志論的代表者,他著的《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論文集》發表后,曾在世界引起轟動和激烈的爭論。本書所收的11篇文章中,《論女人》、《關于思考》、《讀書與書籍》、《關于噪音》、《論自殺》、《生存空虛說》摘自《論文集》的第2卷;《關于瘋狂》、《性愛的形而上學》、《論天才》、《文學的美學》摘自叔本華的代表作《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本書由百花文藝出版社1987年出版,約13萬字。叔本華是一位以才華橫溢聞名的哲學家,他觀察問題深刻,才思卓越,立論新異,文筆優美,其思想觀點對后世影響很大。近代很多思想家,文學家、藝術家,如尼采、齊克果、華格納、托馬斯·曼等,都直接間接的受到叔本華哲學的影響。尼采在回憶購買閱讀《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情景時,這樣寫到:“一個不知名的鬼靈,悄然的對我說:“趕快把這本書帶回去!我一回到家,隨即把我的寶貝翻開。我屈服在他那強力、崇高的天才魔力之下了”,“我像一般熱愛叔本華的讀者一樣,剛讀最初一頁,便恨不得一口氣把全書讀完。而且,我直覺到,我是很熱心的注意傾聽他的嘴唇所吐出的每一個詞句”。本書集中反映了作者的生命意志的思想,他認為理性僅僅是意志的工具,不可能對意志有所認識。只有意志的無止境欲求才是整個世界發展變化的根本功力。但是人類在欲望的追求、滿足中卻充滿空虛和痛苦。本書的另一個特點是譯者編寫了約3萬字的《叔本華生平及其學說》,對于我們了解叔本華及其哲學思想有很大幫助。
上一篇:《發生認識論原理》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古書虛字集釋》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