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認識論原理》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瑞士日內瓦“發生認識論國際研究中心”主任丁·皮亞杰的心理學專著。本書根據W·梅斯的英譯本譯出,由商務印書館出版。全書9萬字,共分為3章:認識的形成,原初的有機體條件,古典認識論問題的重新考慮。作者較系統、集中地闡述了他對認識論的觀點,指出“發生認識論的特有問題是認識的成長問題”,而研究認識的發生、發展是認識論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并指出發生認識論的第一個特點是研究各種認識的起源;第二個特點是它的跨專業性質。本書第1章根據對心理的發生發展的分析,討論認識的發展和形成。作者認為傳統的認識論只顧及高級水平的認識,即只顧到認識的某些最后結果,而看不到認識本身的建構過程,他自已則是從心理的發生、發展來分析認識。在第2章中分析了獲得認識的生物學前提,也就是認識在機體方面的起源和機制問題。第3章則對一些古典認識論問題作了考察,他認為各門科學都應有自己的認識論,但認識總是一種繼續不斷的建構。他從心理的發生發展來解釋認識的獲得,一再強調認識的建構是通過主客體的相互作用的,推斷出邏輯、數學和物理學的認識都同樣是不斷建構的產物。通覽全書,可以看出這是一部哲學意味很濃的心理學著作。全書文字簡練、內容豐富、觀點獨到、結構合理,但英譯本中文字較晦澀,且引用專有科學名詞較多。
上一篇:《雙溪醉隱集》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叔本華論文集》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