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浪潮》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美國甘哈曼寫的一部未來學著作。本書譯者為臺灣林懷卿,中國友誼出版公司于1984年10月出版,共20萬字,分為9章:未來增長的展望,未來的人口和經濟發展;未來的能源;未來的原料;未來的糧食;未來的公害問題;長期性的環境問題,邁向后工業化社會,對未來的信心。從內容來看,本書可說是一份正在進行中的研究報告。作者以簡潔的文字,非專業性術語作解釋,闡述了他關于未來社會的一系列觀點,如作者在第1章開宋明義指出:在兩百年以前,世界人口較少,生活貧困,人類必須順應自然的力量才能生存;可是,預測在二百年以后,世界大部分地區的人口數量增加很多,生活富裕,具有控制自然的能力。這段話就是本書的基本精神,表明作者對未來的樂觀態度。作者在第1章里概述了現代悲觀論者的觀點,闡明作者對他們的觀點表示異議,描述了使人類富裕的藍圖。作者把經濟活動分為四次:農業經濟;工業革命;剛出現的后工業化經濟;特種服務性經濟。第四次經濟活動即預測21世紀的經濟。作者認為,人類邁向富裕的道路絕非平坦,很可能出現暫時的經濟混亂,以及局部性的饑餓。第7章特別敘述了復雜、微妙的環境困難和可能爆發核戰爭的威脅。另外,本書關于南北問題,經濟援助以及今后對于宇宙、海洋的開發利用等問題,都有非常大膽的描述。和富有啟發的見地,全書觀點新穎,材料豐富,學術性強。文字略顯晦澀。
上一篇:《第三感性》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簡·愛》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