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庵筆記》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庸庵筆記》6卷,清末薛福成撰。薛福成,字叔耘,號庸庵,江蘇無錫人。早年以副貢入曾國藩幕,后隨李鴻章辦外交,晚年任出使英、法、比、意4國大臣。他鼓吹西方的君主立憲制,提倡發展民族工商業,積極主張變法,是戊戌變法前一位著名的改良主義思想家。
本書是作者從自己在同治四年(1865)至光緒十七年(1891)間所作的隨筆中刪存編纂而成的,全書6卷,按內容分為史料、軼聞、述異、幽怪4門,據作者自稱,此書的宗旨是要“挽回世道人心”,并“有裨經世之學”。書中所記主要是道光至光緒年間事,大多為作者親歷親見,真實地反映了晚清政治、經濟及社會各方面的情況。作者在自訂凡例中說,此書所記,務求獨創,不拾前人牙慧,凡已見于它書的記載,作者隨時從這部隨筆中刪去。書中某些事關大體的篇章,已經刊入作者的文集《庸庵文編》,此書不錄。軼聞、述異、幽怪3門的后面還附有若干條從報紙上抄來的內容。大致說來,此書“史料”和“軼聞”兩門的內容價值較高,如第1卷“裕靖節公殉難”條記鴉片戰爭時裕謙抗擊英軍而死的經過,第3卷“查抄和坤住宅花園清單”條載錄民間流傳的和坤抄家清單,與王先謙《東華錄》所記多有不同,可供研究者參考。”軼聞“門記有不少當時的案例,很能表現清末社會的某些狀況。
此書1983年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點較本。
上一篇:《廣陽雜記》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開放的自我》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