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法律文化》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美國新罕布什爾州達特茅斯學院教授H·W·埃爾曼著。本書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0年3月出版,編入《新知文庫》。全書17萬字,共分為7章:法律文化:它的決定因素,它的可比較性、法律的淵源、法律的目的、法律職業者、法律的方法與手段、法律的限度。本書中,作者在極其廣泛的背景之下對法律文化所涉及的各方面問題進行了扎實、深入、具體的探討,顯示了作者在法理學、法哲學、政治學、社會學方面深厚的造詣。在第一章中,作者對法律文化的發展、法律文化的概念等方面進行了研究;第二章從習慣和司法先例、立法與法典編纂等方面。探討了法律的淵源;第三章從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法治等方面研究了法律的目的;第四章論述法律職業者的訓練和社會化以及募選等問題;第五章、第六章著重研究了法律的方法與手段;第七章,從法律的限度上論述了法院的影響、法院與政治、司法審察、法律與現代化等問題。本書作者在“中文版序言”中說:“這本1974年即中國的‘文化大革命’時代寫的書涉及到的國家中,沒有哪個發生過象中華人民共和國那樣劇烈而意義深遠的變化。在過去的十年中,我總是要向閱讀我這本書的學生們聲明,書中關于中國法的論述大多已與現實不符,甚至我在書中的嘗試性結論:‘至少在目前,中國的法律文化的確是自成一格的’。”作者所言,對我國的讀者亦是有益的提示。本書的主要對象是專業學生,所以,行文既通俗易懂又很講究系統性和內在的邏輯性。
上一篇:《武林舊事》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水經注》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