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間諜史》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此書系我國第一部中國古代偵察間諜活動的專史,黃富成編著,1989年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出版,作者從大量古代典籍中選擇史料,對中國古代偵察間諜活動在各個歷史時期的基本狀況、發展脈絡、重大事件和著名人物、重要著述加以介紹。全書分三編,第一編先秦——偵察間諜活動產生、發展時期,軍事性偵察間諜活動達到成熟階段,間諜理論完全形成,政治性偵察開始萌芽;第二編中古——偵察達到古代高峰,政治性偵察有了重大發展;第三編近古——偵察間諜活動繼續發展時期,政治性偵察達到古代的高峰,軍事性偵察間諜活動進一步發展,中外關系方面的間諜情報活動產生并有了重大發展。書中對《孫子兵法》推崇備至,認為《孫子兵法·用間篇》提出了不朽的間諜理論,它不僅是中國,而且也是世界最早的偵察、間諜理論的專著。《用間篇》論述了偵察、間諜活動的重要性,科學地把間諜劃分為因間、內間、反間、死間和生間5種,明確地規定了間諜活動的任務在于“知彼”,并系統地提出了使用間諜應遵循親近、信任、厚賞、嚴守保密的原則,具體地提出了使用間諜的方法,縝密地提出了“以上智為間”作為招募間諜的重要條件。書中認為,少康在恢復夏朝統治的斗爭中,以間諜活動配合軍事行動,開創了中國古代偵察、間諜活動的先河。中古時期以李靖的《李衛公兵法》享名于世,進一步豐富和完善了《孫子兵法》的偵察間諜理論。近古時期以朱逢甲的《間書》著名。是我國第一部比較系統地論述中國古代偵察間諜活動的專書。
上一篇:《中國古代寓言史》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中國度量衡史》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