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書簡》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又譯為《審美教育書簡》德國劇作家、美學家席勒著。1793年5月至次年7月,席勒將這些信簡寄給為他提供了3年資助的丹麥親王奧古斯登堡的克里斯謙公爵,作為酬謝。此信最初只流傳于哥本哈根宮庭中。1794年因火災原稿被焚(保留了復制件)。由于這一著作的重要性,席勒又重寫了全部書簡,篇幅幾乎加長一倍,并分期發表在他主編的刊物《季節女神》上。(原信只相當現在書簡的第1—11、24—27封,中間部分是后來重寫時加進的)。中文版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美學室編,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4年出版。全書有27封信,附錄“論美書簡——致克爾納論美的信”4封,共11萬余字。本書為席勒最主要的美學著作,其中,席勒首次把藝術的審美教育看作是實現社會改革和獲得人性自由的唯一的途徑。他認為美先于自由,只有通過美,才能達到自由,才能恢復人性的和諧和完整。席勒通過對人性的分析認為,人為了從情感和理性這兩種強制中解脫出來,達到人性的自由,于是就產生出一種沖動,即游戲的沖動。游戲的特點是自由的活動,在游戲的沖動中感性與理性達到了和諧的統一,而完滿的人性就在游戲中得以實現。他還認為,游戲源于人在滿足本能需要以后精力的剩余。一旦當人的想象力企圖借助游戲創造出自由的形式,并從中見到自身的創造智慧、活潑自由的心靈和那充滿愛撫的手的靈巧時,這種想象力的游戲就變成了審美的游戲,這時真正的藝術才得以產生。席勒《美育書簡》在德國古典美學中占有獨特的地位。它不僅是第一部美育的宣言書,而且還是一本對美的本質特征作了深入哲學探討的難能可貴的著作。從這一著作問世到目前為止的近200年中,盡管在觀點上認識是不同的,但對它的影響和重要性的肯定卻是一致的。在黑格爾和馬克思的美學思想中都可以發現這本著作的思想痕跡。
上一篇:《美國政治學史》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艷異編》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