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泉圖
元·陳汝言作
紙本水墨
縱一一五.二厘米
橫四六.七厘米
此圖作于至正二十年(1360)。圖中主峰聳立正中,層巒交疊,遠岫如眉。整個山勢由近及遠,高低起伏,宛如一首樂曲,抑揚頓挫有序,引人入勝。大小山岡,密林叢生,濃蔭蔽日,山莊村居散落其間,一派蒼郁華滋,生氣勃發(fā)。遠處,一股飛泉從主峰右側(cè)飛瀉而下,擊石穿林,隆隆震耳。到了山腳,銳勢頓減,變成潺潺細流,環(huán)山而來。滿目青山綠樹,充耳白泉響澗,人們徜徉在大自然的美景中,是多么的愜意,愉快!這既是作者對大自然的贊美,也是他心靈深處對人生理想的追求。
百丈泉圖
中國畫與西洋畫在透視上有很大差別。前者以“散點”透視為主,后者則重用“焦點”透視。中國畫的構(gòu)圖,就允許層巒疊翠出現(xiàn)。此圖采用鳥瞰法,遙攝山川萬物。請看主山前的山岡、樹林、泉流、道路、村居,甚至窗內(nèi)卷起的簾布都歷歷在目;主山后的云煙遠岫也極目可望,這在西洋畫的構(gòu)圖中是不允許的。
陳汝言的山水畫師董源、巨然一派,同時深受趙孟頫的影響,畫風嚴實蒼渾,筆墨秀勁。此圖山石筆法蒼勁細密,用長披麻皴法,山脊布以礬頭,皴好后再用淡墨渲染,遠處山坡墨點成樹,反映出江南土山夾石的特殊地貌,出于董源、巨然而筆力偏硬。林木畫法,雙鉤成干,濃墨點葉,有介字點、圓點、禿筆點等。樹干多挺直并列,也有低昂斜倚之變化,在統(tǒng)一中求得變化,這是作者經(jīng)意之處。
陳汝言與“元四家”之一的王蒙是好友,他們常在一起作畫論藝,傳說他倆曾合作《岱宗密雪圖》,運用“吹云彈雪”之法,畫史上傳為佳話。《百丈泉圖》在構(gòu)圖、布局、皴山、點樹均屬密體一路,在意境的塑造上也近似王蒙的《青卞隱居圖》,可見他們的氣質(zhì)、情趣、審美意識之相近,畫風也就互有影響。
上一篇:《楊竹西小像》原圖影印與賞析
下一篇:《陸羽烹茶圖》原圖影印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