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府新聲》的主要內容,《樂府新聲》導讀
《樂府新聲》是現存元人自行編選的四種散曲選本之一,全稱為 《梨園按試樂府新聲》,又名 《梨園樂府》。編選者佚名。現存通行版本有《四部叢刊》影印元刊本,中華書局1958年隋樹森校訂本。
《樂府新聲》全書分上中下3卷。上卷收套數,中下卷收小令。套數計收馬致遠、關漢卿、商政叔等11家及無名作者的作品32套;小令共錄510首,大都未標明作者。從入選作品的內容看,寫秦樓楚館風月場中事者占有較大比重。如32個套數中,除10套寫隱逸、道情、景物之外,其余20套均寫風月場中男女相思或雙方的感情糾葛。小令的情況也與此大體相類。據此書全稱和又名推測,入選作品可能多半是當時歌臺舞榭流行的時新小調,因此歌詞才比較集中地表現了以上內容。不過此編入選的作品在思想和藝術上也有值得注意的情況,如卷中《折桂令》的曲牌之下選有專詠天下形勝的懷古之作18首,《梧葉兒》曲牌之下選有專詠天下奇觀之作12首。卷下《小桃紅》曲牌中盍西村的《鯨川八景》,以及用 《青歌兒》曲牌等寫成的 《十二月》,詠一年四時節物,形式都與現代的組詩、組歌相類,反映了元代散曲創作的豐富多樣。
參考文獻
- 蔣禮鴻:《〈梨園按試樂府新聲〉校記》,《文獻》第15輯(1986),亦見《任任齋文集》第291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上一篇:《樂書》的主要內容,《樂書》導讀
下一篇:《樂府詩集》的主要內容,《樂府詩集》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