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程集》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二程集》是一部收錄北宋著名理學家程顥、程頤兩兄弟全部著作的合集。程顥(1032~1085),字伯淳,號明道先生;程頤(1033~1107),字正叔,號伊川先生。后人將他們合稱為“二程”。二程同是宋代理學(又稱道學、性理之學或義理之學)的奠基者和主要的代表人物,他們宣揚客觀唯心主義的封建倫理道德,并以此作為自己的學術思想著述立說。《二程集》包括《河南程氏遺書》、《河南程氏外書》、《河南程氏文集》、《周易程氏傳》、《河南程氏經說》、《河南程氏粹言》等6種著作,其中以程頤的著述居多。《遺書》25卷,附錄1卷。為程氏兄弟的弟子們記錄下的二程語錄,后由朱熹加以整理編定而成。《外書》12卷,是朱熹“取諸集錄,參伍相除”而成書,實際是《遺書》的續補。《文集》12卷,遺文1卷,收錄了二程的表疏、書奏、詩文、雜著等文章作品。《易傳》4卷,為程頤對《易經》所作的注釋。《經說》8卷,是二程對《易經》、《書經》、《詩經》、《春秋》、《禮記》、《論語》、《孟子》、《中庸》等儒家經典所作的解說和論述。《粹言》2卷是二程弟子楊時將程顥、程頤二人語錄進行加工改寫而成。全書匯集了二程的重要著作和論述,不僅反映了他們的理學觀點,也展示了宋代理學初期發展的基本情況,是后人研究理學的重要資料。但由于二程的許多著述是弟子們“記其所見聞答問”,于書中也出現一事前后數見,語意不盡相同等問題。還有一些著作所收錄的資料比較雜,來源不太可靠等等。二程的這6部著作在宋代即單獨刊行,其中《遺書》、《外書》、《文集》、《經說》4部著作也曾合刊為《程氏四書》。至明代以后,6部著作合并刊行,稱為《二程全書》。6部著作自宋代便刻版刊行,以后傳世版本不少。但在流傳中多有殘缺遺漏。1981年,王孝魚以清同治十年(1871)涂宗瀛刻本為底本,對《二程全書》進行了標點校勘,由中華書局出版,又更名為《二程集》。
上一篇:《二十史朔閏表》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人格的層次》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