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簡介|介紹|概況
宋詩篇名。蘇軾作。宋黃庭堅認為“只恐”二句“謂之句中眼,學者不知此妙語,韻終不勝”。“造語之工”,“盡古今之變”(《冷齋夜話》引)。惠洪說:“東坡《海棠詩》曰:‘只恐夜深花睡去,高燒銀燭照新妝’。事見《楊妃外傳》,云:明皇登沉香亭,詔妃子,妃子時卯酒未醒,命力士從侍兒扶掖而至。妃子醉欹殘妝,釵橫鬢亂,不能再拜。明皇笑曰:是豈妃子醉邪?海棠睡未足耳”。(《冷齋夜話》)明楊慎以為“夜闌賞花之意境,詩中習見,如白居易《惜牡丹花二首》 (略)、李商隱《花下醉》 (略)”(《升庵詩話》)。《千家詩》王相注引明皇楊妃事,云:“此詩借意以喻海棠,言東風漾蕩,月轉過廊,我欲玩言此恐花欲睡,故燒高燭以玩花容而為宴樂也”。清查慎行云:“此詩極為俗口所賞,然非先生老境。”(《初白庵詩評》卷中)今人王啟興等《千家詩新注》認為“反映了詩人悠閑的生活情調”。傅璇琮選,倪其心、許逸民注《宋人絕句選》認為《冷齋夜話》引楊貴妃故事,“將海棠比貴妃。據此,則此二句有諷意,可備一說”。“這首絕句歷來有兩種文本和兩類理解。一種流傳較廣,即《千家詩》所載,……以為贊美春海棠,珍惜青春紅顏;一種不甚流傳,主要是前二句作‘東風渺渺泛崇光,雪霧空濛月轉廊’,以為是假惜春以惜自己之作。比較起來,后一種文體和理解都較費解”。“這首詠海棠詩,其實是一首惜時愛才的勵志詩”。“海棠只有不長的盛時,婦女只有青春才保持盛顏,人生只有一段年齡是才華煥發的時期,所以就恐怕這珍貴的年華默默虛度,不得煥發光彩,更不能充分放出光輝”。徐少舟引《王直方詩話》,說明蘇軾謫黃州,山上雜花中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貴,“便目其為知己,并數次小酌花下,為之賦詩。這首七絕也當是詠此海棠。”詩的后兩句,“深切巧妙地表達了愛花惜花之情”(《宋詩鑒賞辭典》)。王水照說:“‘東風’句‘嫋嫋’,一作‘渺渺’。……作‘嫋嫋’為是。‘渺渺’為悠遠貌,似不恰切。”(《蘇軾選集》)黃鷺山等認為“這詩所詠海棠當是元豐三年在定惠院所見之西蜀名花移植而來。蘇軾在黃州的詩作中,多次提到海棠。末二句以花擬人,寫出對海棠花的深情厚意。大有‘同是天涯淪落人’之感,是惜花、惜春,也是憐惜自己”(《蘇軾詩選注》)。這首詩造語工巧,想象奇妙,構思新穎,表達了強烈的喜愛海棠之情。
上一篇:《海上·日入空山海氣侵》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涉江》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