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臣舒迂緩
【出典】 《漢書》卷五一《路溫舒?zhèn)鳌罚骸奥窚厥孀珠L君,鉅鹿東里人也。……元鳳中,廷尉光以治詔獄,請溫舒署奏曹掾,守廷尉史。會昭帝崩,昌邑王賀廢,宣帝初即位,溫舒上書,言宜尚德緩刑。……內(nèi)史舉溫舒文學(xué)高第,遷右扶風(fēng)丞。時,詔書令公卿選可使匈奴者,溫舒上書,愿給廝養(yǎng),暴骨方外,以盡臣節(jié)。事下度遼將軍范明友、太仆杜延年問狀,罷歸故官。”唐·顏師古注:“言其言無可取,故罷而遣歸故官。”
【釋義】 西漢官員路溫舒多次上書進(jìn)言,被視為迂闊無可取而不受重用。
【例句】 笑臣舒迂緩,臣山愚直。(劉克莊《滿江紅·四首并和實(shí)之》2614)這里用路溫舒之忠直迂闊比擬王實(shí)之并自嘲。
上一篇:典故《臣年雖老,臣卿尚少》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蒼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