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太后本紀》簡介|介紹|概況
《史記》篇名。西漢司馬遷作。清代趙翼說:“呂后當高帝臨危時,問肖相國后孰可代者,是固以安國家為急也。孝惠既立,政由母氏,其所用曹參、王陵、陳平、周勃等,無一非高帝注意安劉之人,是惟恐孝惠之不能守業也,后所生惟孝惠及魯元公主,其他皆諸姬子,使孝惠而在,則方與孝惠圖治計長久,觀于高祖欲廢太子時,后迫留侯畫策,至跪謝周昌之廷諍,則其母子之間可知也。迨孝惠既崩,而所取孝惠子立為帝者,又以怨懟而廢,于是己之子孫無在者,則與其使諸姬子據權勢以凌呂氏,不如先張呂氏以久其權,故孝惠時未嘗王諸呂,王諸呂乃在孝惠死后,此則后之私心短見。……呂氏有女不以他適,而必以配諸劉。正見后之欲使劉呂常相親也。”(《廿二史札記》)宋代黃震說:“呂后欲王諸呂,王陵力爭,可謂社稷臣矣。平、勃阿意王之,勃雖卒誅諸呂,安劉氏,然已功不贖罪;若平又何以贖之?……平真漢罪人也。”(《黃氏日抄》)清代王鳴盛說:“成呂氏之亂者平、勃也。”(《十七史商榷》)今人韓兆琦說:“作者對呂后的權勢熏心、兇殘忌刻、營私結黨是極其厭惡的,但對其執政時期的政治經濟措施以及社會生產的發展狀況,仍是肯定的。足見作者的唯物、求實精神、作者對周勃、陳平誅滅諸呂的行動是贊成的,但對于他們在呂后執政時的看風使舵,媚上保身,以及后來在謀劃立誰為帝和造作虛詞以誅惠帝諸子上所表現出的嚴重私心,則微致諷譏之意。”(《史記選注集說》按語)此篇選材典型,結構嚴謹,情節緊張,語言生動,人物形象呼之欲出,藝術水平很高,明代凌約言說:“一篇關鍵,總在王諸呂,誅諸呂上著力。”(《史記評林》)近人李景星說:“以劉氏、呂氏為一篇眼目,以王諸呂、誅諸呂為一篇關鍵,以‘呂氏為人剛毅’句為一篇骨子。”(《四史評議》)清人吳見思說:“一篇匆忙文字,借文帝雍容揖遜以為曲終雅奏,令人神怡。”(《史記論文》)
上一篇:《司文郎》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和氏獻璧》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