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于田》簡介|介紹|概況
《詩經·鄭風》篇名。《毛詩序》說:“《大叔于田》,刺莊公也。叔多才而好勇,不義而得眾也。”宋朱熹《詩序辨說》:“此篇與上篇意同,非刺莊公也。”又《詩集傳》:“蓋叔多材好勇,而鄭人愛之如此。”清方玉潤《詩經原始》:“刺莊公縱弟恃勇而勝眾也。”。牟庭《詩切》:“刺濫駕君車也。”今人高亨《詩經今注》:“這是太叔段的擁護者贊諛段打獵的詩。”此詩與《叔于田》同為贊美獵人之歌。此詩重在寫青年獵人的勇猛和精于御射。詩以“如組”“如舞”“雁行”“如手”幾個比擬,描摹獵事活動,夸飾獵人技能;以“叔在藪,火烈具舉”渲染圍獵場面,給人充分想象的余地;“暴虎”之敘寫,正面顯示“叔”的勇武。“將叔無狃,戒其傷女”句,看似愛語相戒,實則對“叔”的英雄本色作了巧妙的烘托;第二章末四句,不僅本身整齊對稱,用語工穩,并且“磬”、“控”、“縱”、“送”,恰是對“善射”、“良御”的具體刻畫。末尾四句,排列整飭而富節奏感,“馬慢”、“發罕”、“釋掤”、“鬯弓”,逐次把幾個相銜接、相連貫的動作逶迤寫來,錯落有致。已經更明顯地近似于后代辭賦的某些寫法。清姚際恒謂《大叔于田》:“描摹工絕,鋪張亦復淋漓盡致,便為《長楊》、《羽獵》之祖。”(《詩經通論》)可見此詩對后世影響之大。劉勰《文心雕龍·詮賦》)說:“賦也者,受命于詩人。”可稱有識之論。
上一篇:《圬者王承福傳》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大風歌》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