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甕中蛇
【出典】 見“畫蛇杯”條、“雕弓落影”條。
【釋義】 甕中蛇,即杯中蛇。東漢應劭之祖父應郴在任汲令時與主簿杜宣在廳上共飲酒。大廳壁上懸有赤弩,照映在杜宣酒杯中,宣以為蛇,飲后遂病,胸腹痛切。應郴知之,再召之至大廳,于當時設酒之處再設酒,赤弩影又映入杯中,杜宣看明,其病遂愈。晉代樂廣之客也有類似的經歷。后遂用此典詠虛幻不實之物。
【例句】 推枕黃粱猶未熟,封拜幾王侯矣。似甕中蛇,似蕉中鹿,又似槐中蟻。(劉克莊《念奴嬌》[少時獨步詞場]2604)這里的甕中蛇指虛幻不實之物。意為王侯富貴仿佛酒甕中的弓影一樣虛幻不實,何必苦苦追求呢!
上一篇:典故《甕下思畢》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甕頭吏部》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