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道篇
仁義貫穿本末
【原文】
天下之大事宜考究者,凡十四宗。曰官制,曰財用,曰鹽政,曰漕務,曰錢法,曰冠禮,曰婚禮,曰喪禮,曰祭禮,曰兵制,曰兵法,曰刑律,曰地輿,曰河渠,皆以本朝為主,而歷溯前代之沿革本末,衷之以仁義,歸之所易簡。前世所襲誤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創(chuàng)之。其茍且者,知將來之必敝;其知當者,知將來之必因。所謂雖百世可知也!
咸豐元年七月
【譯文】
天下的大事應該考察探究的共有十四宗:官制、財用、鹽政、漕務、錢法、冠禮、婚禮、喪禮、祭禮、兵制、兵法、刑律、地輿、河渠,都以本朝為主,并追溯前代沿革的本末,以仁義貫穿它,歸納其中平易簡約的地方。前代沿襲有誤之處,可以由我朝更正;前代沒有達到之處,可以由我朝創(chuàng)新。那些敷衍了事的,將來必被拋棄;那些嚴謹恰當?shù)模瑢硪欢〞粋鞒小_@就是所說的雖然歷經(jīng)百世,仍然可以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
咸豐元年七月
以名利養(yǎng)廉恥
【原文】
王霞軒來辭行,將以明日往南豐,余告以紳士之法,宜少予以名利,而仍不說破,以養(yǎng)其廉恥,霞軒深以為然。
咸豐八年十二月
【譯文】
王霞軒前來辭行,打算明天到南豐任職。我告訴他任用紳士的方法,應該稍微給予他們一些名利,但還不要說破,這樣使他們保持廉恥的修養(yǎng),霞軒認為這樣很對。
咸豐八年十二月
樹人勝過立法
【原文】
夜與李申坎論營務處之道,一在樹人,一在立法。有心人不以不能戰(zhàn)勝攻取為恥,而以不能樹人立法為恥。樹人之道有二:一曰知人善任,一曰陶熔造就。
咸豐九年九月初六日
【譯文】
晚上與李申坎談論兵情,認為軍務處的首要任務是:一方面在于培養(yǎng)人才,一方面在于擬定法律。有心之人不以不能戰(zhàn)勝敵人、攻取敵方為恥,而以不能培養(yǎng)人才、制定法令為恥。培養(yǎng)人才的方法有兩種:一是識別部屬并善于任用,一是培育并造就人才。
咸豐九年九月初六日
改變承辦方法
【原文】
胡中丞言州縣辦上司衙門之差,所費不過百千,而其差總家丁,開報至三四千串之多。縣令無所出,則于錢糧不解,積為虧空,皆天家受其弊。故湖北州縣,現(xiàn)無絲毫差事,如有向例,由州縣辦差者,皆由藩庫發(fā)實銀與州縣,令其發(fā)給,不使州縣賠墊分毫。其名則天家吃虧,其實則州縣無可藉口,錢漕掃數(shù)清解,為天家添出數(shù)十倍之利,信為知言。
咸豐十年四月十九日
【譯文】
胡中丞談到州縣承辦上司衙門的差役事,辦一公差所花費的不過百千串錢,而差總家丁,開報達到三四千串錢之多。縣令沒有地方拿出,就只好不解送錢糧,積聚成了虧空,而使國家受到損失。因此,湖北州縣,如今沒有絲毫差事,如果按照慣例,由州縣承辦差事的人,都從藩庫撥發(fā)實銀給州縣,讓他們撥發(fā),不讓州縣賠墊分毫。這名義上使國家吃虧,其實則使州縣沒有任何借口,錢糧全部清楚,為國家增添出數(shù)十倍的利益,我相信這些都是熟知情由的可行之策。
咸豐十年四月十九日
任前約法五章
【原文】
李次青赴徽州,余與之約法五章,曰:戒浮,謂不用文人之好大言者。曰:戒謙,謂次青好為逾恒之謙,啟寵納侮也。曰:戒濫,謂銀錢保舉,宜有限制也。曰:戒反復,謂次青好朝令暮改也。曰:戒私,謂用人當為官擇人,不為人擇官也。
咸豐十年八月十四日
【譯文】
李次青前往徽州任職,我與他約法五章:戒浮,即不任用喜好夸大言辭的文人;戒謙,即次青好做超越尋常的事情,是驕縱自己而自取其辱;戒濫,即使用銀錢保舉的事情,應該有個限度;戒反復,即次青喜好朝令夕改;戒私,即用人應該根據(jù)官位標準來選擇人,而不是根據(jù)人來選擇官位。
咸豐十年八月十四日
均須恪守職責
【原文】
委員之道,以四者為最要:一曰:習勞苦以盡職;一曰崇儉約以養(yǎng)廉;一曰勤學問以廣才;一曰戒傲惰以正俗。紳士之道,以四者為最要:一曰保愚懦以庇鄉(xiāng);一曰崇廉讓以奉公;一曰禁大言以務實;一曰擴才識以待用。州縣之道,以四者為最要:一曰整躬以治署內(nèi);一曰明刑以清獄訟;一曰課農(nóng)以盡地力;一曰崇儉以興廉讓。將領之道,以四者為最要:一曰戒騷擾以安民;一曰禁煙賭以儆惰;一曰勤訓練以御寇;一曰尚廉儉以率下。
咸豐十一年八月
【譯文】
委員標準,以四個方面最為緊要:一是習慣勞苦以盡職盡責;二是崇尚儉約以培養(yǎng)廉潔;三是勤于學問以擴充才識;四是戒除傲惰以正風俗。紳士標準:一是保護愚懦來庇佑鄉(xiāng)里;二是崇尚謙讓來奉守公職;三是杜絕空話來務求實際;四是擴充才識來等待任用。擔任州縣官職標準,以四個方面最為緊要:一是整飭自身,來治理衙門內(nèi)部;二是嚴明刑罰,來清理訴訟案件;三是督責務農(nóng),來充分利用田地資源;四是推崇儉約,來興起廉潔謙讓之風。擔任將領之道,以四個方面最為緊要:一是戒除騷擾來安撫百姓;二是禁煙禁賭來懲戒懶惰;三是勤加訓練來抵御賊寇;四是注重廉政節(jié)儉來給部下作出表率。
咸豐十一年八月
深為考場憂慮
【原文】
向來安徽與江蘇合闈鄉(xiāng)試,既有長江之險,難于遠行。又以號舍之少,難于錄遺。故上江深以鄉(xiāng)試為苦!余意欲令上下分闈考試,故于五月奏折內(nèi)略一及之。本日看定北門東門之閑,可為貢防基址,惜高下不甚平耳。
咸豐十一年十一月
【譯文】
安徽和江蘇兩省向來聯(lián)合進行鄉(xiāng)試,既因為有長江天險而難以遠行,又因為考試的號舍少而難以全部入試,因此長江上游的人由于鄉(xiāng)試之事而深深苦惱!我想讓上下游分開考場考試,于是在五月份的奏折里稍微提及了這件事。今天看定北門東門之間的一塊閑地可以作為貢院房的基地,遺憾的是這塊地不是很平整。
咸豐十一年十一月
為上宜重修養(yǎng)
【原文】
治世之道,專以致賢養(yǎng)民為本。其風氣之正與否,則絲毫皆推本于一己之身與心。一舉一動,一語一默,人皆化之以成風氣。故為人上者,專重修養(yǎng);以下之效之者,速而且廣也。
咸豐十一年十一月初六日
【譯文】
治理國家之道,要以招致賢才、使人民有所修養(yǎng)作為唯一的根本。社會風氣正與不正,一絲一毫都在于每個人的思想與行動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能把它化成一種風氣。因此做君主的應該注重自身的修養(yǎng),只有這樣下層的民眾才會效仿,迅速而且廣泛傳播開來。
咸豐十一年十一月初六日
得人治事兼重
【原文】
為政之道,得人、治事,二者并重。得人不外四事曰廣收、慎用、勤政、嚴繩。治事不外四端,曰經(jīng)分、綸合、詳思、約守。操斯八術以往,其無所失矣。
同治元年四月
【譯文】
為政之道,網(wǎng)羅人才和處理政務二者要并重。網(wǎng)羅人才無非四個方面:廣取人才、謹慎選用、勤于政事、嚴加約束。處理政務無非四個方面:條理清晰、互相關聯(lián)、慎重思考、遵守原則。謹守這八個方面,以后做事就沒有閃失了。
同治元年四月
愛惜手中權(quán)力
【原文】
夫君以生殺予奪之權(quán)授之督撫將帥,猶東家以銀錢貨物授之店中眾伙。若保舉太濫,視大君之名器不甚愛惜;猶之賤售浪費,視東家之貨財不甚愛惜也。介子推曰:“竊人之財,猶謂之盜,況貪天之功以為己力乎!”余則略改之曰:“竊人之財,猶謂之盜;況假大君之名器以市一己之私恩乎!”余忝居高位,惟此事不能力挽頹風,深為慚愧!
同治二年四月十四日
【譯文】
國君把生殺予奪的權(quán)力授予督撫將帥,就像東家把銀錢貨物交給店中的眾位伙計。倘若保舉太過隨便,對國君的名器不是很愛惜;好比低價出售浪費財物,對東家的貨物不是很愛惜一樣。介子推說:“偷人家的錢財,還說成是盜;何況是把貪天之功當作自己的力量!”我則略加改動說:“偷人家的錢財,還說成是盜;何況是借國君之名獲取一己私利呢!”我空居高位,只有此事不能挽回頹敗的風氣,深深感到慚愧!
同治二年四月十四日
上一篇:曾國藩文集《散文第六》譯文與賞析
下一篇:曾國藩文集《軍歌四首》譯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