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賞篇
至寶不敢妄取
【原文】
休寧瞿令福田送右軍帖一本,王夢樓跋斷為淳化祖本,且定為唐刻。考核未必確鑿,而神采奕奕,如神龍矯變,不可方物,實為稀世至寶。余行年五十有一,得見此奇,可為眼福。瞿令又送趙待制仲穆所畫飛白竹,上有施愚山,沈繹堂諸先生題跋,亦可寶也。余以世間尤物,不敢妄取。審玩片刻,仍爾璧還。去年黎令福疇,送劉石庵、翁覃溪二公在闈中所畫手卷,余亦璧卻。此三件可稱祁門三寶。
咸豐十一年正月
【譯文】
休寧縣令瞿福田送給我一本王羲之的字帖,王夢樓推定是淳化原本,并且斷定是唐人刻本。考核不一定確實,但是字體神采奕奕,猶如矯健的神龍,不同一般,實在是稀世至寶。我今年五十一歲了,能見到這種奇寶,可算是有眼福。瞿縣令又送來趙待制仲穆所畫的飛白竹,上面有施愚山、沈繹堂等各位先生所題的跋,也可算得上至寶。我認為這都是世間的罕見之物,不敢隨便收下。觀賞一會兒,仍然是辭謝奉還了。去年黎縣令福疇,送來劉石庵、翁覃溪二公在居處所寫的手卷,我也是沒收下。這三件東西可以稱得上是祁門三寶。
咸豐十一年正月
最喜校對書籍
【原文】
錢子密送其年甫錢警石先生《泰吉文稿》,泰吉為香樹先生之曾孫,衍石先生之弟,為海寧教官二十七年,又在海寧為山長九年。現避亂寓江西新建鄉間。平生最喜校書,所校各本,題識名曰《曝書雜記》,因粗為涉獵數十頁。
同治元年四月
【譯文】
錢子密送來他父親錢警石先生的《泰吉文稿》,泰吉是香樹先生的曾孫,衍石先生的弟弟。他在海寧做教官二十七年,又在海寧做了九年的山長。如今為了躲避戰亂住在江西新建鄉間。他平生最喜歡校對書籍,所校對的各本,題識名為《曝書雜記》,于是我粗略地翻閱了幾十頁。
同治元年四月
觀賞家藏書畫
【原文】
觀錢子密家藏書畫二種:一為其太高祖母陳太夫人畫冊,凡十幀。內一幀畫一黑犬;一幀畫一蝶未入花叢時;一幀畫一蝦一蟹、二小魚;一幀花籃;一幀古柏;一幀梅花仙女;一幀修篁茂林;一幀楊梅、枇杷、二桃;一幀喜鵲;一幀蘿卜、白菜。皆清華名貴,秀絕人寰。每幀有其夫錢綸光廉江先生題詩二句。乾隆三十一年,其子文端公陳群進呈御覽。高宗于每幀題七絕一首,并御題一跋于后,發還。文端公與其子侍郎汝成各作十詩恭和元(原)韻。而汝成詳跋于后,以志慶幸。乾隆四十七年,文端公與侍郎皆沒,而高宗因閱錢選所畫鳥、犬,偶憶陳太夫人原冊,遣人回浙取至京師,再呈御覽。高宗再題七律一首,長跋一幀,仍歸錢氏。信名跡奇遇也。其一種為《直盧問寢圖》,圖文端公早朝,先至其母陳太夫人所問安之象,為王肇基所繪,亦非俗筆。
同治元年十二月
【譯文】
觀賞錢子密家中收藏的書畫二種:一種是他太高祖母陳太夫人的畫冊,共有十幅畫。其中一幅畫了一只黑狗;一幅畫了一只蝴蝶將要飛入花叢時的情景;一幅畫了一只蝦、一只蟹和二條小魚;一幅畫了一支花籃;一幅畫了一棵古柏;一幅畫了梅花仙女的美景;一幅畫了一片茂盛的竹林;一幅畫了楊梅、枇杷和兩株桃樹;一幅畫了喜鵲;一幅畫了蘿卜和白菜。幅幅都清麗華美,價值連城,人間罕見。每幅畫都有她的丈夫錢綸光先生的兩句題詩。乾隆三十一年,她的兒子文端公陳群把畫呈獻皇上御覽。高宗在每幅畫上都題一首七絕詩,并在后邊親筆題跋一篇,之后歸還他們。文端公和他的兒子侍郎汝成,各作十首詩,用最初的韻腳。而后汝成又在后面做了一篇詳細的跋,來表達喜慶皇帝恩寵之意。到了乾隆四十七年,文端公和侍郎都過世了,而高宗因為閱覽錢選所畫的鳥和狗,偶然想起陳太夫人的畫冊,錢選派人回到浙江取來送到京師,再次呈獻皇上御覽。高宗又題一首七律詩,并為這一幅做了一篇長跋,仍然歸錢氏所有。這實在是著名書畫的一次奇遇啊。另一種是《直盧問寢圖》,圖文畫的是文端公早朝,先到他的母親陳太夫人住處問安的景象,是王肇基所畫,也不是一般手筆。
同治元年十二月
喜觀新刻地圖
【原文】
汪梅村寄新刻《皇朝中外一統輿圖》,凡三十二冊。首冊序、跋、凡例,中卷為京師北二十卷,至俄羅斯北海止。南十卷至越南國。大致以康熙、乾隆兩朝內府圖,及近人李兆洛圖為藍本,而增小地名頗多,亦巨制也。
同治三年二月
【譯文】
汪梅村寄來了新印刻的《皇朝中外一統輿圖》,一共三十二冊。第一冊是序、跋和凡例,中卷是京師北二十卷,到俄羅斯北海為止,京師南十卷到越南國為止。大致以康熙、乾隆兩朝的內府地圖,以及近人李兆洛的地圖作為底本,而且新增的小地名很多,也可稱得上是一幅鴻篇巨制吧。
同治三年二月
賞玩友人藏品
【原文】
楊海琴信,寄到湖南永州等處金石各種及匯刻鄧石如篆隸,又集《中興頌》字為聯。見贈,展玩良久。楊以乙巳翰林出守永州,性耽金石,新升鎮蕈道者也。
同治四年五月
【譯文】
接到楊海琴的信,以及寄到湖南永州等處的各種金石和匯集刊行的鄧石如的篆書、隸書,并將所收集《中興頌》里的字寫成對聯相贈于我,欣賞了好久。楊海琴以道光二十五年翰林的身份出守永州,他一生喜好金石,如今又新升為鎮蕈道臺。
同治四年五月
體悟書法之道
【原文】
李小湖所藏法帖:一曰褚書《孟法師碑》,筆意似虞永興而結體絕似歐陽率更,與褚遂良書不類;一曰丁道護書《啟法寺碑》,隋碑而字體有類晚唐,矮方而勻整。聞春湖侍郎以千金購之蘇州陸恭家;一曰宋拓《虞廟堂碑》,即春湖侍郎曾經翻刻者也;一曰《善才寺碑》,名為褚河南書,實魏棲梧書,仿褚法耳。又有晉唐小楷共十一種。其中《樂毅論東方贊》絕佳。乃悟古人用筆之道,如強弩滿弓,蓄而不發。歸途作詩二句云:“側勢遠從天上落,橫波旋向駑端涵。”
同治四年五月
【譯文】
李小湖所收藏的法帖:一種是褚遂良所寫的《孟法師碑》,筆意像虞永興,但結構布局卻更像歐陽詢,與褚遂良的書法不相類似;一種是丁道護寫的《啟法寺碑》,是隋朝時期的碑文,但字體卻和晚唐類似,矮方而勻整。聽說春湖侍郎用千兩銀子從蘇州陸恭家買到的,一種是宋拓寫的《虞廟堂碑》,就是春湖侍郎曾經翻刻的;一種是《善才寺碑》,名義上是褚遂良寫的,實際上是魏棲梧寫的,只是仿效褚遂良的書法罷了。還有晉唐小楷十一種。其中《樂毅論東方贊》最好。我這才體悟到古人用筆之道,如同強弩拉滿弓,蓄勢而不發。在回來的路上我作了兩句詩是:“側勢遠從天上落,橫波旋向駑端涵。”
同治四年五月
上一篇:曾國藩文集《營規》譯文與賞析
下一篇:曾國藩文集《雜感筆記第七》譯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