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重要詩人·李純甫
字之純,號屏山居士,弘州襄陰(今河北陽原)人。金章宗承安二年(1197),登經義進士第。宰執愛其文,薦入翰林。衛紹王大安三年(1211),蒙古南侵,以上疏論時事不報,棄官。金室南遷后,再入翰林,擢尚書左司都事。以母老辭去。后復入翰林,連知貢舉。哀宗正大(1224—1232)末,坐取人逾新格,出悴坊州,未赴,改京兆府判官。卒年四十七。純甫為人聰敏,于書無所不讀,以材自負。先習詞賦,后改習經義之學,又喜談兵。中年度其道不行,遂縱酒自放,以文酒為事,嘯歌袒裼,不拘禮法。未嘗一日不飲,亦未嘗一飲不醉,雖沉醉亦未嘗廢著書。性好提獎后進,號為當世龍門。三十歲后,遍觀佛書,能悉其精微,又讀道家書。自將其文分為兩類,凡論性理及有關佛、老者為“內稿”,其他為“外稿”。他以散文著稱,師法《莊子》、《列子》、《左傳》和《戰國策》。對金代后期文學頗有影響,劉祁《歸潛志》云:“南渡后文風一變,文多學奇古,詩多學風雅,由趙閑閑、李屏山倡之。”純甫論詩文尚奇,也重創新,“教后學為文欲自成一家”,常說“當別轉一路,勿隨人腳根”(見《歸潛志》卷八)。其詩以七言古詩最好,風格雄健,時有詼諧,如《送李經》、《雪后》、《怪松謠》等,接近韓愈詩風。由于不能行其志,部分詩作也反映了出世思想。他于儒、釋、道三家均有著述,而集已失傳,《全金詩》錄其詩三十三首、斷句四。生平事跡見《歸潛志》卷一。《金史》卷一二六有傳。
上一篇:詩詞研究·李白:心像與詩
下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杜荀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