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照鄰
長安大道連狹斜,青牛白馬七香車。玉輦縱橫過主第,金鞭絡繹向侯家。龍銜寶蓋承朝日,鳳吐流蘇帶晚霞。百丈游絲爭繞樹,一群嬌鳥共啼花。啼花戲蝶千門側,碧樹銀臺萬種色。復道交窗作合歡,雙闕連甍垂鳳翼。梁家畫閣天中起,漢帝金莖云外直。樓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詎相識?借問吹簫向紫煙,曾經學舞度芳年。得成比目何辭死,愿作鴛鴦不羨仙。比目鴛鴦真可羨,雙去雙來君不見?生憎帳額繡孤鸞,好取門簾帖雙燕。雙燕雙飛繞畫粱,羅幃翠被郁金香。片片行云著蟬鬢,纖纖初月上鴉黃。鴉黃粉白車中出,含嬌含態情非一。妖童寶馬鐵連錢,娼婦盤龍金屈膝。御史府中烏夜啼,廷尉門前雀欲棲。隱隱朱城臨玉道,遙遙翠幰沒金堤。挾彈飛鷹杜陵北,探丸 借客渭橋西。俱邀俠客芙蓉劍,共宿娼家桃李蹊。娼家日暮紫羅裙,清歌一囀口氛氳。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騎似云。南陌北堂連北里,五劇三條控三市。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氣紅塵暗天起。漢代金吾千騎來,翡翠屠蘇鸚鵡杯。羅襦寶帶為君解,燕歌趙舞為君開。別有豪華稱將相,轉日回天不相讓。意氣由來排灌夫,專權判不容蕭相。專權意氣本豪雄,青虬紫燕坐春風。自言歌舞長千載,自謂驕奢凌五公。節物風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須臾改。昔時金階白玉堂,即今唯見青松在。寂寂寥寥揚子居,年年歲歲一床書。獨有南山桂花發,飛來飛去襲人裾。
盧照鄰(約636-695后),字升之,號幽憂子,范陽(今北京)人。“初唐四杰”之一。做過卑微的小官。因長期患病而隱居太白山,曾服用丹砂中毒,使病情加重,后自投潁水而死。古意:寫古事表達今意,借古諷今。唐朝詩人常借漢代的人和事來諷刺唐代的現實。主第:公主的府第。復道:樓閣之間的上下平行的通道。梁家:指東漢掌權的外戚梁冀,曾在洛陽修建有宏偉豪華的房屋。金莖:銅柱。漢武帝時曾造有高大的銅柱,上面有一個銅人,手托承露盤,接長生不老的仙露。鐵連錢:指身上有圓型花紋的名馬。娼婦:歌女。金屈膝:指車上擺設的小型屏風。御史、廷尉:都指監察官員,主管司法的官員。這兩句的意思是他們這類人受到冷遇,王公貴族無法無天,根本不受約束。朱城:指宮城。翠幰:裝飾有翠鳥羽毛的車幃。探丸:古代確定殺什么人的一種儀式,據說探取得到紅色的就殺武官,黑色就殺文官,得到白色的就負責喪事處理。借客:俠客替人報仇。北里:平康里。長安城北娼妓聚居之地。五劇、三條:都指長安城的大街。三市:泛指長安城的市場。金吾:執金吾的簡稱。主管皇宮、京城治安的長官。屠蘇:美酒名。這一句說像翡翠綠色的美酒斟在鸚鵡形的酒杯之中,極言其名貴。灌夫:漢代有名的將軍,有“使酒罵座”的故事,后被丞相殺死。蕭相:指漢宣帝時的宰相蕭望之,他被宦官等迫害致死。青虬、紫燕:都是駿馬名。五公:指漢代著名的五個權貴。節物:季節景物。揚子:揚雄。
入選理由:
第一首最長的入律七言古風;對后世七言古風的寫法產生重大影響的詩篇。
詩詞賞析 作者生活在高宗、武則天當政,政治和社會經濟還不算很壞的時代,但由于自己的人生失意和疾病折磨等陰暗面的影響,因此他采用了批判現實的筆法。他曾說過:“高宗之時尚吏,己獨儒;武后尚法,己獨黃老;后封嵩山屢聘賢士,己已廢。”命運總是跟他過不去。他對生活失去了信心,活著的日子就如同整天睡在棺材里,最后不得不以特殊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不過他卻以杰出的寫作才華留下了不朽的詩篇,本篇的思想仍然是閃爍著光芒的,因為即使是武則天時代,那些高級貴族的驕奢淫逸和為所欲為的現象也是普遍的,批判現實無可非議,這是專制集權社會中人文精神不滅的標志。
本篇透過京城長安的現象,批判了高級貴族們的不法行為,諷刺了他們紙醉金迷的生活,揭露了封建社會的本質規律,也表達了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取向,認為富貴榮華如過眼云煙,只有守住清貧寂寞的讀書著述,人生才可以永恒。
詩的結構層次很清楚。開頭八句寫長安城中的街道和街道上高級貴族們車水馬龍的盛況;“啼花戲蝶”以下八句寫長安城中的宏偉建筑;“借問”句至“娼婦”句寫貴族們的男歡女愛,斗艷比美;“御史”兩句暗示監察和法律對貴族們無效,因而這些部門門可羅雀;“隱隱”以下寫打獵玩樂和游俠殺人,從而自然地轉入夜生活的描述;“俱邀”以下寫宿妓,側重寫了金吾宿妓的部分。一個管京城治安的高官居然知法犯法,肆無忌憚,可見京城是一個什么樣的狀況;“別有”以下八句寫爭奪權力;結尾八句是作者的議論和觀點。
這首詩的韻律是很有特點的。首先,它基本上是隨著詩的意義變化而轉換押韻的,這就緊密地配合了閱讀理解的進行;同時它又是平聲韻和仄聲韻交替互換的,這就增加了起伏抑揚的聲調變化的感覺,形成忽高忽低的節奏明顯的韻律,光是誦讀就能產生語感上的美。其次,這首詩很多地方使用了頂真、反復的修辭方法,使詩的層次過渡轉換連貫緊密,首尾一氣呵成,渾然無間,這也是促成韻律美感的因素。如“一群嬌鳥共啼花”后立即就接“啼花戲蝶千門側”,句尾句首字詞相同,中間就沒有斷的感覺。又如“得成比目何辭死,愿作鴛鴦不羨仙”之后馬上反復“比目鴛鴦真可羨,雙去雙來君不見”,效果就連貫如珠,意象更加突出。第三,七言古風一般是不講究句子中平仄相對的,但這首詩卻很講究,出現了很多律句(一句詩中偶數音節的地方要平仄相對),而且句與句之間還有平仄相反,好像是律詩的一聯之間的規則一樣,所以稱它為“入律的古風”。這在初唐時是最值得注意的現象,因為以前是沒有這樣長的七言古詩的,更沒有由律句組成的七言古詩。第四,詩的對偶句很多,顯得辭藻華美,加上用互文的補充和鋪寫等語言表達,為高級貴族的生活描寫增加了色彩,因為他們的生活內容就是充滿了聲光色彩的。更為突出的是為主題服務,五色絢爛的生活多么令人羨慕,醉生夢死的愛多么刺激,但是,“節物風光不相待”,“富貴榮華能幾時?”從歡樂的巔峰跌下來,結局就更為悲慘。因此詩前面盡情鋪寫,寫得珠光寶氣,一片喧騰,后面筆鋒突然一轉,警醒世人,前后對比映襯,效果更加明顯,可見寫法和形式都并非空設。這些方面的特點都深刻地影響了后世同一體裁的作品創作,產生了不少優秀的入律古風,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和《長恨歌》,元稹的《連昌宮詞》,一直到清初吳偉業的《圓圓曲》,清末王國維的《頤和園詞》,好篇章難以屈指計算。
上一篇:《李商隱·錦瑟》原文注解與賞析
下一篇:《劉長卿·長沙過賈誼宅》原文注解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