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散文作品·梅園新邨之行》簡析
郭沫若著。發(fā)表于1946年8月《萌芽雜志》1卷2期,收于《沫若文集》第9卷。寫作者在南京時訪問周恩來的經(jīng)過,表現(xiàn)他的革命精神和高尚情操。文章從環(huán)境寫起,“四處都閃耀著狼犬那樣的眼睛”的梅園新邨,唯三十號的周公館是一座充滿生機和春意的“綠洲”。公館的客廳里雨紋石的“寧靜、明朗、堅實、無我”,正是主人革命精神的象征。周恩來同志不避艱險,生命的三分之一是在談判中度過的,他日夜操勞,“有終日不眠的時候”。然而,從他眉宇、眼光、談吐,仍可以看出他“對于任何艱難困苦都不會避易的精神,放射著令人鎮(zhèn)定、也令人樂觀的毅力”。作者懷著無限崇敬的心情,用極樸素?zé)崆榈奈墓P,再現(xiàn)周恩來當(dāng)年的革命形象。文章立意偉麗雄渾,感情深沉而凝重。
上一篇:《散文·唐代·楊烈婦傳》簡析
下一篇:《散文·樓》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