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斬鬼傳》簡介|鑒賞
清代白話中篇諷諭小說,又名《鐘馗斬鬼傳》、 《第九才子書斬鬼傳》、 《捉鬼傳》,四卷十回。抄本自序署“煙霞散人題于清溪草堂”,刊本題“陽直樵云山人編次”,首康熙庚子上元黃越序。作者劉璋,字于堂,號煙霞散人、樵云山人,山西太原人。參見附錄小傳,本書初稿約作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先以抄本流傳,最初刊刻當是黃越寫序的康熙庚子(五十九年,1720),今存莞爾堂刊本刊于乾隆年間,其后有經綸堂、聚錦堂、同文堂、文德堂、江左書林、近文堂、仁壽堂、王云樓等刊本,現有長江文藝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等整理出版的校訂本,后者收在《古本平話小說集》中。
鐘馗斬鬼的故事,是一個流傳廣泛的民間故事,宋沈括《夢溪筆談》中有記載。故事略謂:唐朝終南山一秀才鐘馗,于朝廷科考中被主考官取為狀元,因相貌丑陋異常,為朝廷所不取,一怒之下,大鬧金鑾殿,自刎身亡,死后被封為驅魔大神,在地府閻君的指點下,鐘馗帶著韓淵、富曲文武二將和眾陰兵,到陽間斬除那些害人之鬼,鐘馗先后斬除了搗大鬼、纏綿鬼、釅臉鬼等,又改造了討吃鬼,耍碗鬼、叫街鬼。在討鬼戰斗中,鐘馗經常親自出陣與鬼廝殺,在與諸鬼交鋒時,有時出手勝利,有時也遭敗績,甚至有時還被鬼欺騙耍弄,鬧出諸如五鬼鬧鐘馗的笑話,但是,依靠著韓淵的智謀,富曲的武勇以及百姓的幫助,最后終將陰間鬼薄上在冊的四十個陽間鬼魅,一一清除干凈。
小說以鐘馗斬鬼為線索,依次描劃出一付付鬼魅嘴臉:搗大鬼一生??垦b出一付假面孔,揚眉瞪眼,高呼低罵,嚇唬平民,誑騙財物,圖些酒食為活;齷齪鬼則一毛不拔, 到仔細鬼那吃飯,連一個芝麻粒也不肯丟過,他“整日思量怎么圖人家房產,怎么占人家地土”;低達鬼為眾鬼幫閑奴顏卑膝,他依照妓女吩咐學驢叫,趕著妓女叫親娘獻酒喝;討吃鬼整日揮霍, 浪蕩敗家;涯騙鬼以幫閑手段坑騙錢財;伶俐鬼專一為虎作倀,為眾鬼頭幫兇……。鐘馗秉剛正之氣,具斬鬼之才,對那些專干奸邪擾民之事的鬼魅,恨之入骨,誓加斬除,對那些僅只沾染一些壞習氣的鬼魅,則區別對待,加以改造,由此深得百姓愛戴。
《斬鬼傳》“取諸色人,比之群鬼,一一抉剔,發其隱情”(魯迅《中國小說史略》),作者借鬼喻人,對封建社會的各種寄生丑類,予以抨擊,暴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與腐朽。
在藝術上,作者多用略帶夸張的漫畫化的嘻笑怒罵式的諷刺,揭示諸種鬼魅嘴臉。例如,作者揭示齷齪鬼慳吝、貪婪的本性,寫他到仔細鬼家去商量如何對付鐘馗,路上,怕出恭丟了屎可惜,就帶上一條狗,結果狗屙了屎,他只好找菜葉將屎包裹而走。到仔細鬼家中吃飯,小說寫到:
……齷齪鬼止得一個半燒餅到肚。只是恰有許多芝麻落下,齷齪鬼要吃了,又恐仔細鬼笑話,眉頭一皺,計上心來,于是一面用指頭在桌上畫抵, 一面說道:“我想鐘馗這廝,他定要從慳吝山過,過了慳吝山,就是抽筋河了,過了抽筋河,就是蔽村了。”桌上畫一道,沾得幾顆芝麻到手,因推潤指,就將芝麻吃了。吃了又畫,畫了又吃,須叟吃的干干凈凈。只見桌縫中還有幾顆不能出來,又生一計,桌上一拍,大恨道:“我們并不理他,他怎么還要來滅俺們?我若拿住他時,碎尸萬段!”果然濺將出來,又如前吃了。<(《斬鬼傳》第四回)
為了幾粒芝麻, 而費盡心機,這段帶有夸張的諷刺描寫,使人看了不禁發笑,把齷齪鬼一心希圖占人便宜的本性,形象地描畫出來了。然而,如那些手捧狗屎的描寫,也有魯迅先生所批評的“詞意淺露,已同嫚罵”的缺點。
對鬼神的刻劃,作者雖有夸張、虛幻的描寫,卻以現實生活為依據,使書中鬼神形象頗具人情。如鐘馗雖為神卻并未被神化,雖是最終的勝利者,卻也常有失敗的煩惱。 在“五鬼鬧鐘馗”一段故事中,小說寫鐘馗被眾鬼送上來的一壇美酒所迷惑,被眾鬼“唱的唱,舞的舞,提猴的提猴,踢蹋的踢蹋,登時把鐘馗勸的酩酊大醉?!比缓?,偷劍的偷劍,脫靴的脫靴,弄的鐘馗脫巾漏頂,赤足袒懷,甚是不成模樣。再如諸種鬼魅的所作所為,小說實際上也是以現實生活中人的行為做依據,故全書描寫對象雖以鬼神為主,卻很富現實氣息。但總的說來,對這些鬼神形象的描寫都較粗略,膚淺。
上一篇:《敞帚軒剩語》簡介|鑒賞
下一篇:《新上?!泛喗閨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