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公案》簡介|鑒賞
近代白話長篇俠義小說,一百回。作者貪夢道人,原名楊挹殿,福建人,能詩,另作《永慶升平后集》一百回,其他生平不詳。小說始刊于光緒十七年(見《中國小說史略》),未見原本。現(xiàn)存光緒二十年(1894)刻本,有大達(dá)圖書局的排印本與共和書局石印本。前有光緒壬辰(1892)年刻書人張繼起“序”,孫壽彭松坪“序”, 貪夢道人“序”。
《彭公案》寫三和縣令彭朋故事,(《花朝生筆記》以為“衍彭剛直公玉麐事),但史實成分極少,是在有關(guān)戲曲基礎(chǔ)上加工寫成的。故事大概內(nèi)容寫彭朋授三河知縣,沿路私訪,得李七侯為捕役,處死害人的惡霸左青龍,被左的好友武文華買人參劾免官,李七侯籌措萬兩白銀為彭朋謀復(fù)官職,黃三太攜金鏢向綠林借銀,終于使彭朋復(fù)官。山東竇二墩聞借銀事,約黃三太比武,黃三太鏢打竇二墩,竇二墩敗走。黃三太被“濮大勇激怒,為顯示本領(lǐng)至京城劫餉銀,去南苑,打虎救駕,康熙賜黃馬褂。楊香武聞訊不服,入宮盜取九龍杯,九龍杯又落入周應(yīng)龍之手,楊香武盜回九龍杯,周應(yīng)龍與朋友斷義,至紫金山落草為王。后楊香武三盜九龍杯,皇帝免于治罪。作品又續(xù)寫彭朋升河南巡撫,到任后被惡人張耀聯(lián)買人參劾,康熙查明彭朋無過復(fù)官,賜“如朕親臨”金牌。周應(yīng)龍沿路派刺客,又盜去金牌,于是歐陽德等多次探山攻破山寨,捉住周應(yīng)龍,高通海人寒泉穴找到金牌。最后重點寫大同總兵傅國恩修畫春園招兵買馬,彭朋奉旨查辦,終于攻破畫春園。但傅國恩與九花娘從地道逃走,故事至此暫告結(jié)束。中間插敘擒拿宋仕奎、花得雨,破霸王莊捉住淫賊尹亮等故事。
《彭公案》所寫內(nèi)容,既有清官斷獄故事,更多俠客鋤奸及相互比武情節(jié)。故魯迅說它“不外賢臣微行,豪杰盜寶之類”(見《中國小說史略》),但效忠皇帝是其主導(dǎo)傾向。作品中的彭朋出任時表示要“為國盡忠,與民除害;上報君恩,下安民業(yè),剪惡安良”。他也做了些除惡安民的事,但其主導(dǎo)思想是“上報君恩”效忠皇帝。故他每到一地,主要精力是捉拿作亂的盜賊。書中重點描寫的捉拿宋家堡宋仕奎、破大同府傅國恩的畫青園皆涉及“謀反”事,眾人助彭朋捉拿周應(yīng)龍,主要因他藏了康熙賜給彭朋的金牌,屬于“亂臣賊子”。書中俠客鋤奸盜寶,也都與效忠皇帝密切有關(guān)。如黃三太因打虎救駕,得了御賜的黃馬褂,他的邀寵行為,刺激了楊香武,于是有三盜九龍杯的故事。眾英雄竭力破紫金山,皆為了找回“御賜金牌”,為了尋找象征皇權(quán)的金牌,八十歲高齡的高恒因此喪命。故從“清官”彭朋到俠客黃三太、高恒等,無不效力于皇帝,表現(xiàn)出作品維護(hù)封建統(tǒng)治,“樂為臣仆”的思想,除忠君思想外,作品也宣揚了其他奴才道德。如眾多俠客對于彭朋這位“大人”,誠惶誠恐,黃三太見了彭朋,不敢坐下,楊香武見了彭朋,也聲稱“草民無膽不敢與大人同座”(三十六回)。特別是四十四回,寫了仆人張德力,為主人張應(yīng)登遭人命官司而殺死女兒以救主人,彭朋竟然稱這種野蠻行為“忠義堪嘉”,并“賞銀五百兩”。
《彭公案》在歌頌皇帝的前提下,也揭露了一些政治與社會的黑暗,如助紂為虐的舉人武文華通過義父索皇親竟買通御史李秉成,捏造罪名劾罷彭朋之官,后又有惡霸張耀聯(lián)買通福建監(jiān)察御史胡光參劾彭朋。而彭朋受誣要復(fù)官,竟要送一萬兩銀子走裕親王的后門才行。這些說明吏治的黑暗。作品寫左青龍、李八侯、張耀聯(lián)等惡人搶掠婦女、殘害民命的行為,也反映了一些社會的黑暗。
此外,作品寫了彭朋及俠義人物鋤惡安良的活動,也反映了一些人民的愿望。如彭朋處死左青龍,私訪張耀聯(lián),眾人捉拿花得雨,緝拿尹亮等為民除害的活動。特別是竇二墩殺獻(xiàn)縣贓官夏增榮父子,劫庫銀,仍有《水滸》英雄的氣概,表現(xiàn)了作者“揄揚勇俠,贊美粗豪”(見《中國小說史略》)的特點。
《彭公案》受《施公案》影響較大,兩書的主人翁也有關(guān)連。《施公案》雖寫在《彭公案》前,但所寫人物、事件卻在《彭公案》之后,如《施公案》中的黃天霸為《彭公案》中黃三太之子。故二書皆合公案、俠義小說為一體,思想傾向也相同,比之古代的公案與俠義小說是一個倒退。
魯迅說《彭公案》“字句拙劣,幾不成文”(見《中國小說史略》),說明其藝術(shù)描寫與語言文字水平很低。它在人物刻劃等方面也沒有什么成就。主要清官彭朋形象蒼白,多數(shù)人物面目模糊,情節(jié)多巧合。但竇二墩、楊香武、歐陽德等人物較有生氣。如二十三回寫黃三太鏢打竇二墩一段:
話說飛鏢黃三太,三鏢并未打著竇二墩。李七侯要去幫助,眾人各抽兵刃。那神眼季全說:“不可!我三叔乃性傲之人,依我之見,此時未見勝敗,若是三叔贏了還可;要是輸了,咱們大家把他剁死。”……眼見黃三太急了,刀法上下翻飛,回身一伸手,一只鏢正打在竇二墩的前胸,“哎喲”一聲,倒于就地。竇二墩說:“罷了,我再不曾想到,今大敗在你的手里。”黃三太過去,攙扶起來說:“賢弟,你我結(jié)為兄弟。”竇二墩說:“罷了,我也無面目再見天下英雄了。高奎,你等兄弟散了吧,我去也。”
竇二墩性格高傲、光明磊落又勇于反抗,表現(xiàn)出草莽英雄“粗豪”的特點。這個人物對后來的戲曲產(chǎn)生了影響,故京劇的《英雄會》演竇二墩,受到人民的喜愛。
《彭公案》續(xù)書極多,一百回本刊行后,一續(xù)再續(xù),《中國小說史略》說續(xù)至十七集,后續(xù)至二十集。北京寶文堂1986年刊行了初、二、三、四集的合訂本,共341回,第二、三、 四續(xù)集從“高源智擒傅國恩”到“彭欽差回都召見”止。其間最重要的情節(jié)為眾豪杰助彭朋先后剿滅謀反“盜賊”,如大鬧創(chuàng)峰山,活捉焦振遠(yuǎn);破紅龍澗,擒戴魁章,攻清水灘,捉馬玉山;攻破佟字塢,拿住佟金桂;大破連環(huán)寨,捉拿金清;大破木羊陣,招降番王白起戈;問斬飛云、清風(fēng)、焦家二鬼,彭朋回京進(jìn)爵,眾人封官升賞。由五續(xù)至二十續(xù), 自彭公征四番,康熙大封功臣開始,至彭公任兵部尚書死為止。刊行續(xù)作的書店為上海文匯書局,其印行啟事說:“《彭公案》一書,初、二、三、四集之已風(fēng)行于世,惜乎彭公一生事跡僅得十之三。現(xiàn)本局特請小說大家按其事編成五——二十集。其中述其始于三河縣令,終于兵部尚書,公車所至,除暴安良,殲巨寇,懲污吏,斷疑案,伸冤情,班班可靠,條理分明,為說部書中可多得者”。續(xù)作者有葛惠甫等,不限于一人。魯迅指出它們“千篇一律,語多不通,甚至一人之性格,亦先后頓異,蓋歷經(jīng)眾手,共成惡書”(見《中國小說史略》)。故續(xù)書思想藝術(shù)毫無可取之處。
上一篇:《弁而釵》簡介|鑒賞
下一篇:《征西說唐三傳》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