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剿闖小說》簡介|鑒賞
全名《新編剿闖通俗小說》。又名《剿闖小史》、 《剿闖孤忠小說》、《忠孝傳》。十回。作者題署為“西吳懶道人口述”。有“西吳九十翁無競氏”《剿闖小說敘》,簡略地交代此書創作的目的和經過。 《敘》中提到“壬申三月之變”,提到“吳三桂舍孝取忠,棄家急國,效申胥依墻之泣,以遂秦哀逐吳之功”, “雖匡扶之局未結,而中興之業已肇,是惡可無傳”??梢姶藭鴮懺诶钭猿蛇M北京明王朝滅亡后,吳三桂勾結清兵,打敗李自成向南進攻,南明王朝剛剛建立起來之時。從書中的具體描寫來看,可以肯定作者是一位悲痛明王朝滅亡,幻想依靠南明王朝中興的遺老遺少。據孫楷第《中國通俗小說書目》記載,此書有明弘光元年(1645)興文館刊本。插圖5頁,正文半頁8行,行22字。藏日本內閣文庫。又有明末寫刻本。半頁9行,行26字,板心題“忠孝傳”,有圈點旁勒,附圖頗精。又據《中國善本小說書目》北京圖書館藏有明末刻本,題“新編剿闖孤忠小說”。北京圖書館另有清抄本一種,題“剿闖小史”。
此書按時間順序,敘寫李自成農民軍形成、勝利及其潰散的經過。小說從己巳年(崇禎二年,1629)李自成從陜西起義開始寫起。清兵入寇,甘肅巡撫梅之煥入京勤王,出兵四、五日后,由于糧餉不繼,總兵催打士卒,激起二十多人反抗倡亂,隊長李自成,綽號闖塌天帶頭鼓噪,逃出軍中。至山東又遇一伙逃兵,遂落草為寇并共奉李自成為頭領。李自成落草連結十八寨強盜。后又與老回回、洪太太,五閻王、一斗粟、翻江龍、曹操王、一條棍、格子眼、八大王等隊伍聯合在一起,共遵老回回為領袖。后老回回、洪太太死,則又推舉李自成為首領,獨張獻忠即八大王不服而分裂為另一支隊伍,活動于湖廣靳黃一帶。
河南李巖由于同情災民的饑餓而提倡號召鄉紳地主開倉放糧,賑濟災民,并率先實行,因此遭到當地鄉紳的嫉恨誣陷,受到縣官的迫害而被捉入獄。農民憤起劫獄成功后奉李巖投李自成義軍入伙。李巖入伙后,經過他的幫助籌畫,李自成隊伍紀律日益嚴明,得到更多的老百姓擁護,不斷取得勝利。直至癸未(崇禎十六年,1643年)起義軍打敗孫傳庭并使他全軍復沒后,陜西全境歸起義軍。李自成遂在西安建立政府,改國號大順,改元永昌。二月收復太原和山西全境,北伐過程中除在寧武關遇到抵抗外,其他各地都望風而降。二十五日圍真定,三月初二收復大同宣府,十五日攻破居庸關,十七日李自成兵抵北京城下,十九日進北京,崇禎帝于煤山自縊。李自成傳諭百姓: “我來安爾百姓,爾百姓勿得驚慌?!背绲澋鬯烂荷竭z囑: “可將文官殺死,勿壞陵寢,勿傷我百姓一人?!倍?,李自成進駐皇宮,起義軍開始把俘虜官吏押至劉宗敏府拷問逼贓,軍將皆殺戳搶掠。李巖兄弟勸李自成禁將士擾民,以收民心,自成不聽,只顧籌畫登基。乃將中央政府六部改為六政府,司官改為從事,六科改為諫議,十三道改為直指使,巡撫改為節度使,兵備改為防御使。遂選出一部分三品以下降官任用為各級政府官吏,外任知州知縣隨軍隊出征,收復一處地方任命一處地方的官吏。一時明官受任者皆錦繡拜客,揚揚自得,一些小官反尚有氣節,不愿受職。
二十九日吳三桂結連清兵向北京進攻。李自成令其父吳襄寫書勸降。吳三桂扯書殺使,赴沈陽借兵。清兵以洪承疇為先導配合吳三桂軍隊入關。李自成敗回北京。四月二十七日李自成決定放棄北京回陜西。二十九日李自成登基,是夜傳令收拾行裝,三十日五鼓發兵起身。軍隊出發后,李自成放火燒五鳳樓后出城。吳三桂領兵追至盧溝橋殺敗李自成兵,五月初二吳三桂兵追至定州清水河下,李自成內部牛金星與李巖發生矛盾。
五月初二,清兵隨吳三桂兵之后進入北京城。改國號大清,改無順治,下辮發髡首之令。吳三桂與關外巡撫黎玉田合兵共同與李自成作戰,混戰中李自成中箭受傷。李巖為了挽回起義軍失敗的形勢,向李自成請求率兵收復河南。牛金星乘機向李自成進讒言,李自成在餞別李巖宴席上殺掉了李巖、李牟兄弟。自此, “將相各懷異志,軍士皆離心思叛矣”。
四月二十二日南京文武大臣始聞燕都實信,于是由魏國公徐、誠意伯劉、大司馬史、鳳鎮總督馬率領眾官推舉福王嫡長子由菘為帝在南京即位,改元弘光。為了抗御李自成,史閣部請旨調四鎮大總兵各守封疆,迎剿闖賊。劉良佐駐師泗州,劉澤清駐師淮安,黃得功駐師儀真,高杰駐師徐州,各聽史閣部節制。弘光嘉賞吳三桂,進封薊國公,發餉銀十萬,封賞從征將士,欽差總兵陳洪范賞金銀彩緞,用騾子千頭載至北京欵虜。又差太常卿左懋第領兵護送。陳渡江至淮, “傳聞虜王已出關,有虜將在北京等接賞勞,洪公不肯出關,虜已聽之矣!”最后以天下太平為尾聲結束全書: “上命禮部察實死難忠臣,一體照卹,建祠贈謚。其從賊官員,令科道會議,仿唐制六等意加重一等發落。萬民歡樂,自此天下百姓復見太平世界矣!”
此書只是歷史事件的記錄和粗線條的勾勒,部分篇章基本上構不成小說情節和事件的完整敘述,往往由奏章、書信代替,或者附加許多短小故事、詩歌、紀事。如第二回附《痛哭詩》二首,《重紀越郡三忠死難實錄》、《草莽孤臣吊越郡王忠賦》、《重紀馬素修先生實錄》、《重訂死難名臣籍貫姓氏》、《吊劉劬思侍御死節》、《吊金伯王駕部》、《吊王芳州侍御》等多篇詩、賦、文雜著。第五回附《賊事奇聞》、《張家玉上闖賊陳情書》、《張家玉上闖賊薦人才書》、《周鐘為闖賊撰登極詔》等文。第六回則以《吳三桂討逆檄文》開頭,回末附有《頌平西伯吳三桂之奏捷新封薊國公》、《代凱歌贊吳平西調水調歌頭》、《宮娥出禁詞》、《美女嘆》等詩,文、詞多篇。第七回附《金壇合邑諸生討降賊諸臣檄》。第八回、第九回大部分篇幅被《山東道御史陳良弼奏本》、直錄《生員盧涇材奏本》及《龔云起上錢謙益書》及《錢謙益復書》代替了情節的敘述。全書缺少細密連貫的統一情節,也缺乏完整的人物形象,更沒有誘惑讀者的意境。
此書在清初與反映明末時事的小說《退虜公案》、《樵史演義》、《定鼎奇聞》一樣遭到禁毀(見乾隆四十三年江寧布政使刊《違礙書籍目錄》)。
目 次:
第 一 回 李公子民變聚眾 闖塌天兵盛稱王
第 二 回 北京城文武偷安 承天門闖賊射箭
第 三 回 偽相籍地點朝官 忠臣捐軀殉圣主
第 四 回 眾逆臣甘受偽官 宋矮子私譚朝政
第 五 回 迫金錢賊將施威 求富貴降臣勸進
第 六 回 吳總鎮舉義勾東虜 李逆闖大敗走關西
第 七 回 盧溝橋樵夫嘆歧路 金壇縣秀才鬧黌宮
第 八 回 肇中興南都正位 感時事草莽上書
第 九 回 愚百姓怕死迎偽官 舊閣部用計復德州
第 十 回 黎巡撫協力剿偽黨 吳平西孤忠受上爵
上一篇:《剪燈新話》簡介|鑒賞
下一篇:《北史演義》簡介|鑒賞